文档详情

《机械加工中数控机床的应用与发展方向.doc

发布:2017-01-09约7.5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加工中数控机床的应用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各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产品加工工艺过程的自动化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是,在产品加工中,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并不很多,据统计,单件与小批量生产的零件约占机械加工总量的80%以上。对这些多品种且加工批量小、零件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的加工,采用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自动机床和自动生产线就显得很不合适。为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各企业纷纷在提高产品技术档次、增加产品种类、缩短试制与生产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但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难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要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各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数控技术来生产,数控机床作为目前一种使用广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综合应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精密测量和机床结构等方面的最新成就,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机床。 本文就针对数控机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范围、特点、要求和发展方向作出论述。 关键词:应用范围; 特点; 应用要求; 发展方向 目录 1 引言 2 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和要求 2.1 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 2.2 数控机床的使用要求 2.2.1 对操作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2.2.2对夹具和刀具的要求较高 3数控机床的加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3.1 适应性强 3.2 精度高,质量稳定 3.3 生产效率高 3.4 能实现复杂的运动 3.5 良好的经济效益 3.6 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4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 4.1 高速化 4.2 高精度化 4.3 功能复合化 4.4 控制智能化 4.5 体系开放化 4.6 驱动并联化 4.7 极端化(大型化和微型化) 4.8 信息交互网络化 4.9 新型功能部件 4.10 高可靠性 4.11 加工过程绿色化 4.1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引 言 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网络化、多轴化、绿色化等发展方向。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零件 (2)形状结构比较复杂的零件 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 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零件 需要最短周期的急需零件 批量较大、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数控机床采用计算机控制,伺服系统技术复杂,机床精度要求很高。因此,要求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数控机床是根据程序进行加工的,程序的编制即要有一定的技术理论又要有一定的技巧,可由操作人员手工编定,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加工程序的编制直接关系着数控机床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并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因此,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除了要有一定的工艺基础知识外,还应对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程序编制进行必备的技术理论培训和操作训练。 正确和有效的维护是提高数控机床效率的基本保证。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应有较高的、较全面的数控理论知识和维修技术。维修人员应有比较宽的机、点、液专业知识,才能综合分析,判断故障根源,缩短故障停机时间,实现高效维修。因此,数控机床维修人员也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上岗。 使用数控机床,不但要对从事数控加工和维修人员进行培训,而且对与数控机床有关人员都应该进行数控加工技术知识的普及,以利于数控机床发挥更高效能。 A 数控机床对夹具的要求是:(1) 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时,一般采用通用夹具;批量生产时,为节省加工时间,应使用专用夹具或组合夹具; (2) 夹具应该定位可靠,能自动夹紧或松开工件,具有良好的排屑、冷却结构。B 数控机床对刀具的要求是: (1) 精度较高、寿命长、尺寸稳定、变化小; (2) 能实现机外预调、快速换刀; (3) 刀柄应为标准系列;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