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正式版)H-Y-T 168.4-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第4部分:生态塘法(正式版).docx

发布:2024-07-09约5.42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07.060;13.060.30

P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HY/T168.4—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

第4部分:生态塘法

Designcodefordomesticseawaterpost-treatment—

Part4:eco-pondprocess

2013-11-13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I

HY/T168.4—2013

前言

HY/T168《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活性污泥法;

——第2部分:接触氧化法;

——第3部分:膜生物反应器法;

——第4部分:生态塘法。

本部分为HY/T168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雨山、王静、张国辉、寇希元、张秀芝、邱金泉。

1

HY/T168.4—2013

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

第4部分:生态塘法

1范围

HY/T168的本部分规定了生态塘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系统中的进出水水质、生态塘总体布局、生态塘工艺流程、各种生态塘的设计原则、塘体设计、附属设施和防腐等。

本部分适用于生态塘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工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只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塘eco-pond

以塘为主要构筑物,充分利用系统中的各类水生生物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净化大生活用海水污

水,并利用食物链关系有效地回收和利用资源,以达到净化污水目的的处理设施。

3.2

厌氧塘anaerobicpond

塘水在无氧状态下净化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的生态塘。

3.3

兼性塘facultativepond

塘水在上层有氧下层无氧的状态下,净化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的生态塘。

3.4

菌藻塘bacteria-algaepond

主要利用菌、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自然生物群体净化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的生态塘。

3.5

水生植物塘macrohydrophytepond

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净化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的生态塘。

2

HY/T168.4—2013

3.6

养鱼塘fishpond

利用养殖鱼类,摄食水中藻类及各种浮游生物,以净化大生活用海水污水,并回收资源获得经济效

益的生态塘。

3.7

常规处理塘conventionalpond

作为一般生物处理设施的生态塘。

3.8

深度处理塘maturationpond

与一般生物处理设施连用的生态塘,或常规二级处理设施之后,做进一步去除BOD?、病原菌和降

低氮、磷含量的生态塘。

3.9

控制出水塘controlledreleasepond

为解决污水处理系统排水量季节性超过受纳水体自净容量问题而设计的调控污水排放的生态塘。

3.10

大生活用海水生态塘系统domestieseawaterecologicalpondsystem

由预处理、厌氧塘、兼性塘、菌藻塘、水生植物塘等组成的串联组合。

4水质

4.1进水和出水控制点

4.1.1生态塘系统进水控制点设在第一座生态塘的进水口。如果有预处理设施,设在预处理设施的进水口。

4.1.2生态塘系统出水控制点设在最后一座生态塘的出水口。

4.2水质评价指标

4.2.1选择pH值、悬浮物、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含盐量作为生态塘的水质评价指标。

4.2.2在进水和出水控制点进行水质监测,以水质评价指标的污染物去除率衡量生态塘的处理效果。

4.3接纳污水水质

4.3.1生态塘系统接纳污水水质应符合GB8978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三级标准的规定。

4.3.2进入生态塘系统的污水中含有抑制或危害塘中生物净化作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应符合GB897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