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八大员劳务员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练习题.doc

发布:2018-01-19约2.61万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题?√)35、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技能培训要求各不相同。 (?√)38、《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40、《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厅发法规〔2006〕28号)规定:“中央企业要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做到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 (√)41、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工作,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其劳动收入主要是依靠非农产品的工资性收入。 (√)42、劳动定额又叫人工定额。 (√)46、在建筑工程中,劳动效率可以在《劳动定额》中直接查到,它代表社会先进水平的劳动效率。 (√)48、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 (√)50、“倾斜法”的立法概念,认为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平等关系,必须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弥补劳动者的弱势地位。 (√)51、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52、社会保险法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业时获得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53、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5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个人缴费一般不需个人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去缴纳,而是由单位从工资中代扣代缴。 (√)55、职工个人医疗保险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均归职工个人所有,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 (√)5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出现死亡后,其个人医疗账户仍有余额的,可作为遗产,由其亲属按《继承法》规定实施继承。 (√)61、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期限应涵盖工程项目开工之日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日。 (√)62、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也应当认定为工伤。 (√)63、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66、每个注册劳务分包企业的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必须具有安全资格证书。 (?√)69、在劳务分包合同中,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不能认定为有效合同。 (?√)71、劳务分包队伍不配合项目部进行考评工作,公司劳务主管部门将按照不合格队伍予以公布,该队伍不得在公司范围内承揽新工程。 (?√)73、劳动合同中的劳动者必须是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 (√)75、劳务企业必须每月支付一次劳务企业农民工的基本工资,企业工资月支付数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76、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是解决劳务人员工资纠纷的主要方法之一。 (√)78、工程总承包企业不得将工程违反规定发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否则应承担清偿拖欠工资连带责任。 (?√)79、企业因被拖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追回的被拖欠工程款,应优先用于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80、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拖欠工资款是引发劳务人员工资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82、建立公司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方法之一。 (√)83、劳动纠纷案件仲裁后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 (√)85、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经仲裁后不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86、劳动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89、发生劳务纠纷时,要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90、工伤是由工作引起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危害。? (?√)9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94、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工伤职工,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95、工伤职工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97、劳务管理资料档案最低保存年限:合同协议类8年,文件记录类8年,劳务费发放8年,统计报表类5年。 (√)98、受伤害职工或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时限:1年,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 (√)99、社会保险费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应当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内) 1、对于劳务分包工程队伍人数超过50人的,其中中级工比例不低于(40%)。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