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13.ppt

发布:2018-03-27约1.89千字共9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3 章 多级放大电路;本章重点;本章讨论的问题; 当单级放大电路不能满足多方面的性能要求(例如Au=104、Ri=2MΩ、 Ro=100Ω)时,可以把多个基本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组成“多级放大电路”,其中每一个基本放大电路叫做一“级”。;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一、直接耦合;如何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如何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NPN型管和PNP型管混合使用;直接耦合方式的特点:;二、阻容耦合; Q点相互独立 电路的零漂(温漂)小 不能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低频特性差 不便于集成化;三、变压器耦合; Q点相互独立 电路的温漂小 可以实现阻抗变换 不能集成化 不能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 低频特性差 体积大、笨重;四、光电耦合;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三种耦合方式放大电路的应用场合;一、电压放大倍数;二、 输入电阻; (1)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独立( ),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影响( ),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 (4)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三、试说明图(c)、(d)、(e)所示电路中 (1)哪些电路的输入电阻比较大; (2)哪些电路的输出电阻比较小; ;四、 判断下图所示各两级放大电路中,T1和T2管分别组成哪种基本接法的放大电路。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于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c)共射,共射;(e)共源,共集 ;四、分析举例:;3.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VCC;(1) 电压放大倍数:;(2) Ri = Ri1;3.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一、零点漂移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 ;二、差分放大电路 ;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 ;二、差分放大电路 ;(2)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c ;发射极电阻Re 的作用;(3)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d;(3)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d;二、差分放大电路 ;(6)共模抑制比KCMR; 根据信号源和负载的接地情况,差分放大电路有四种接法: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二、差分放大电路 ;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差模信号作用下的动态分析;二、差分放大电路;Re愈大, Ac愈小,KCMR愈大!;讨论:;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的动态参数分析与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相同; 差分放大电路动态参数计算总结; 差分放大电路动态参数计算总结; Re 越大,共模负反馈越强,单端输出时的Ac越小,KCMR越大,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越好。 但为使静态???流不变,Re 越大,VEE越大,以至于Re太大就不合理了。 需在低电源条件下,得到趋于无穷大的Re。;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二、差分放大电路; 加调零电位器RW; 场效应管差分放大电路;复 习;讨论;讨论;讨论;讨论;例;(2) 电压增益;(3)输出电压; 忽略共模输出电压时:;1. 基本电路; 动态分析;存在问题-----交越失真;2、消除交越失真的互补输出级;3、准互补输出级 ;四、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2. 例题(P170);(2)基本性能;(3)判断电路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4)交流等效电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