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简答题(易).doc

发布:2017-03-27约3.9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简述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答:土木工程材料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如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如按材料的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两类;如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部位,可分为承重构件(梁、板、柱)、屋面、墙体、地面等材料。 2.如何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答:抗压强度指其标准试件在压力作用下直到破坏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最大压力。用标准立方体积计划体制测点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作为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f=F/A混凝土强度等级用符号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表示,划分为:C10 C15C20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70 C75 C80等14级,例如:C40表示f=40MPa 3.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 答: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测定方法:将材料磨细成粒径小于0.25mm的粉末,再用排液法测得其密实体积。用此法得到的密度又称“真密度”或“实际密度”。? 表观密度0?: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测定方法:对于外形规则的块体材料,测其外观尺寸就可得到自然体积。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块体材料,将其加工成规则的块体再测其外观尺寸,或者采用蜡封排液法。? 孔隙率P: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表观体积的百分比。? 密度与视密度区别:某些散粒材料比较密实,其内部仅含少量微小、封闭的孔隙,从工 程使用角度来说,不需磨细也可用排液法测其近似的密实体积,这样测得的密度称为“视密度”,如砂、石子的密度通常用视密度表示。 4.试述材料的弹性、塑性、脆性和弹性模量的意义? 答:弹性: 当撤去外力或外力恢复到原状态,材料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塑性: 当撤去外力或外力恢复到原状态,材料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不产生 裂缝的性质。 脆性: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产生明显变形而突然发生破坏的一种性能。 弹性模量: 晶体材料如金属材料表现为线弹性,一些非晶体材料如玻璃等也表现为线 弹性,其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比值称为弹性模量,它是衡量材料抵抗外力使其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5.钢材的特点及其应用。 答:优点是: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能承受冲击和震动荷载,易于加工和装配。缺点是易腐蚀,耐火性差。广泛应用于建筑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制作钢门窗等。 6.钢材防腐措施。 答:1、采用耐候钢;2、金属覆盖;3、非金属覆盖;4、混凝土用钢筋中限制原料中氯的含量,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对钢筋采用环氧树脂涂覆或镀锌。 7.什么是冷加工强化和时效? 答:冷加工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一般是常温)进行的机械加工,包括冷拉、冷拔、冷轧、冷扭、冷冲和冷压等各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冷加工变形程度越大,加工硬化现象也越明显,即屈服强度提高得越多,而塑性和韧性也降低得越多;经冷加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钢的屈服强度和强度极限逐渐提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 8.钢材是怎么锈蚀的?如何防止钢筋锈蚀? 答:钢材的锈蚀可分为化学锈蚀和电化学锈蚀两类。化学锈蚀是由非电解质或各种干燥气体所引起的一种纯化学性的腐蚀,无电流产生。电化学腐蚀是钢材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后,由于产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防止钢材锈蚀主要有三种方法:①制成合金钢;②表面覆盖;③设置阳极或阴极保护。 9.什么是气硬性胶凝材料?什么是水硬性胶凝材料? 答: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且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其强度,如石膏、石灰等;水硬性胶凝材料则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如水泥。 10.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 答:1、凝结硬化快,强度高,尤其是早期强度高。2、水化热大。3、耐腐蚀性差。4、抗冻性好,干缩小。5、耐热性差。 11.影响水泥性能的主要因素。 答:1、水泥组成成分;2、水泥细度;3、养护条件(温度、湿度);4、龄期;5、水灰比;6、水泥贮存条件。 12.水泥混凝土的优缺点。 答:1、改变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比例可配制成不同性能的混凝土;2、可浇注成不同形状的构件;3、可与钢筋共同工作,制成钢筋混凝土;4、耐久性好;5、可浇注成整体结构,提高抗震性能;6、成本较低;7、抗拉性能差;8、自重大。 13.影响吸声效果的因素? ?(1)孔隙率和体积密度(2)材料的孔隙特征(3)材料的厚度 14.碳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答: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主要元素,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下降,可焊性和耐腐蚀性降低,冷脆性和时效倾向增大。当含碳量超过1%时,钢材的强度反而降低。 15.什么是屈强比,对选用钢材有何意义? 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