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脉 PPT课件[精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代脉 1、脉象特征: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 方来。 《脉经》“ 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 动。” 《活人书》“ 往来缓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 而复动,名曰代也。” 切 诊 * 2、临床意义:主脏气衰微。 1)脏气衰微,无力继续,故脉歇止难复。 《诊家正眼》“代主脏衰,危恶之候”,“心疼夺 食,脉三动一止,良久不能自还。” 2)又主痛症、七情惊恐、跌仆损伤。 “惊则气乱。” 切 诊 * (28) 疾脉 1、脉象特征:一息七至以上。 2、临床意义:为虚弱,阳气将绝之征。 多见于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 切 诊 * 2、相似脉鉴别与比较 一、相类脉比较 1、脉位类: 浮--浮、芤、虚、濡、洪; 沉--沉、伏、牢、弱。 2、脉率类: 迟--迟、缓、涩、结; 数--数、洪、滑、促。 切 诊 * 脉象类比、相兼脉和真脏脉 3、脉宽类: 大(粗)--大、虚、洪、芤、实; 小(细)--细、弱、濡、弦。 4、脉力类: 虚--虚、弱、濡、微; 实--实、弦、紧。 * 3、怪脉 病情深重,胃气衰败,真脏脉现。 (1)无胃之脉:弦硬不柔,如循刀刃。 偃刀脉、弹石脉 (2)无根之脉:浮大无根,按之消失。 釜沸脉、鱼翔脉、虾游脉 (3)无神之脉:脉率无序,脉形散乱。 雀啄脉、屋漏脉、解索脉 切 诊 * (六)诊妇人脉 (七)诊小儿脉 * 相 兼 脉 的 主 病 规律 概念:两种以上的脉同时出现称为相兼脉。 原因: (1)正气有盛衰,邪气常兼夹; (2)脉的位、数、形、势、律。 主病----各脉所主病之总和。 浮数脉=浮(表)+数(热) 表热证 沉数=里热; 弦数=肝郁化火; 滑数=痰热 切 诊 * 脉 症 顺 逆 与 从 舍 脉症的顺逆: (1)脉症相符 (2)脉症不符 脉症的从舍——常用于寒热、虚实的真假。 (1)症真脉假——舍脉从症 (2)症假脉真——舍症从脉 切 诊 * 小 结 1、主寒--迟、紧、弱 2、主热--数、洪、滑、促 3、主虚--虚、弱、细、濡 4、主实--实、弦、紧 5、主痛--弦、紧、代、促(动、伏) 6、主血瘀--涩、结 7、主痰饮--滑、涩、弦、促、结 8、主虚主湿--细、缓、濡 9、主食积--滑、促、涩、紧(短) 10、主阴竭阳脱--微、疾(散) 11、脉律失常--促、结、代 切 诊 * 思考题 1、词解:寸口诊法、遍诊法、举按寻、胃神根、斜飞脉、反关脉。 2、试述正常脉象的特点及变异因素?四季 平脉的生理变异特点? 3、试述十六种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 4、试述弦、紧脉如何鉴别?促、结、代脉 如何鉴别? * 二、 按 诊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一)按诊的方法:触、摸、按、叩。 (二)注意事项 态度认真、举止大方,遵守医德; 手法轻柔、熟练敏捷,避免刺激; 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密切观察。 * 按肌肤 按胸胁 按脘腹 按俞穴 二、按诊的内容 * 1、按 肌 肤 辨寒热 肌肤热而喜冷——阳证、热证; 肌肤冷而喜温——阴证、寒证。 察润燥 肌肤湿润——汗出或津液未伤; 肌肤干燥——无汗或津液已伤。 * 按尺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