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8届高三五月冲刺理综试题 word.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8年湖北省高三(五月)冲刺
理科综合试卷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生物膜上常有某些物质或结构以与其功能相适应,卜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B核膜上有许多核孔,有利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的加工
D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H]的氧化
2研究者使用同位素18O标记水和碳酸氢钠中的部分氧原了,加入三组小球藻培养液中, 记录反应起始时水和碳酸氢钠中18O的比例,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18O2是在小球藻叶绿体的类囊体上生成的
B. HCO3-可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碳元素
C. HCO3-中18O的比例不同导致放氧速率不同
D.释放的O2中18O比例与水相近,推测O2来白于水
3.脊椎动物的大脑发送一个神经信号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是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经释放信号分子乙酰胆碱,导致附近的上皮细胞产生NO,由它来使平渭肌松弛,使血管扩张来增强血液流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脑发送神经信号与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变化有关
B.大脑发出信号使上皮细胞产生的NO属于神经递质
C.接受乙酰胆碱的信号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有关
D.上述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4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
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
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加入斐林试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B.三组实验都应始终在37℃条件下进行
C.该同学的实验日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D.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5.第4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 - 349 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归固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栖息地群落的乖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人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会增大
6 一对灰毛鼠交配所产窝鼠中出现1只栗色雄鼠。让该粟色鼠与同窝多只灰毛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某色鼠数量相等。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对该栗色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栗色雄鼠来自隐性基因携带者亲本的隐性基因组合,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该栗色雄鼠的形成与母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件突变有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该栗色雄鼠的形成与两个亲本都有一个基因发生隐件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该栗色雄鼠的形成与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7.我国古代文明中包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铁石制成指南针 B.爆竹声中一岁除 C.西汉湿法炼铜 D.雷雨发庄稼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
B.足量的Mg与0.1mol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
C.25℃时,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NA
D.标准状况下,1.12L三氯甲烷(CHCl3)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0.2NA
9.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发生了取代反应 B.中间产物M的结构简式为
C.利用相同原料、相同原理也能合成邻二甲苯 D.该合成路线理论上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
10.氯化锌易潮解,实验室依次采用除水(氯化氢气体“置换”)、升华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售的氯化锌[含Zn(OH)Cl]制备无水氯化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恒压滴液漏斗、倒置漏斗的作用分别是平衡气压、防止倒吸
B.实验中利用了浓硫酸的高沸点性、酸性和吸水性
C.在尾气吸收装置前应增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管式炉Ⅰ采取阶段式升温,实验结束时先撤去管式炉Ⅰ、再撤去管式炉Ⅱ
11.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