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与家庭教育关联研究阶段性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课题
《青少年生命教育有效性研究》
子课题《生命教育与家庭教育关联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
银川市实验小学生命教育课题组:姜俐冰
2012.7
携家校合作之手 培生命教育沃土
——《生命教育与家庭教育关联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
宁夏银川市实验小学生命教育课题组:姜俐冰
根据
(二)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错位呼唤生命教育。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孩子们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家庭生命教育。
二、课题研究概况:
1.理论假设:本课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建构主义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系统论等的指导下,吸纳国内外生命教育的成果、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假设构建既符合现代化教育要求的素质教育机制,又适合我校实际的模式体系。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开设家长学校等课程的实施模式构建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创设等途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联动,努力达到学生珍爱生命、教师关爱生命、家庭润化生命的效果。
这一假设中的自变量是学校开发资源、创设生命教育的支持系统、编制教材、落实课程、家校联系是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因变量,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要达到这一目的,使课题研究获得成果,就必须领悟课题的实质,设计好本课题的操作流程,使研究运作在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上。
2.核心概念:生命教育、家庭教育以及二者间的关联。
3.我校给生命教育与家庭教育关联下的定义是:在学校教育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制订教育目标,构建校本课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创设环境氛围,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能竞争、善合作,有个性,具有健全人格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合格小公民。
(1)教师层面:用怎样的途径和方法有效地传授生命知识。这是生命道德教育的基础。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起源即人从何而来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成长、生病、衰老、死亡等知识,引导学生接受痛苦与困难是生命的一部分,协助学生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痛苦与失落。加强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看待生命现象,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相互关爱与友善的基础上发展其内在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做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2)学生层面:怎样正确看待生命关系。在学校生命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既珍视自己的生命,又珍视他人的生命,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关注群体伦理,关心弱势群体和个体,关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通过生命关系教育,让学生学会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既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既肯定自我,又成全他人;既能全力服务社会,又能爱护自然、善待自然,努力维护自身和大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在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之中,学会尊重差异、敬畏自然、胸怀社会。
(3)家长层面:怎样形成良好的生命环境。家庭作为生命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对生命教育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作为关爱生命教育主体的学校应怎样与家庭的合作,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协助家长了解关爱生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指导他们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教导儿童,使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体验到自己生命的可贵,并学会尊重与关怀他人,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最终使每一个儿童都成长为生命的所有者与爱护者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
1、健全组织:我校于2010年9月份就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2、更新观念:一年多来,我们组织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生命教育的有关理论与经验,??? 3.健全制度。建立例会制,按“四个一”的流程进行操作,做到四定:定人员、定时间、定中心、定内容,使研究正规化、正常化,交流情况,扬长补短,使研究更具有宽阔感,更具有纵深感。
我校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管理的体系。为了强化师生的生命意识,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上大队部的领呼员引领学生宣读《银川市实验小学学子誓言》——“我是实验小学学生,我学会做人,学习做事,学懂生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