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贵州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分 院: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目录
【摘要】 III
【关键词】 III
前言 III
1生态农业类型 IV
1.1生态农业的层次 IV
1.2生态农业的模式 IV
1.2.1 立体复合型 IV
1.2.2综合治理型 IV
1.2.3 农、牧、渔结合型 V
1.2.4 庭院经济型 V
2、贵州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V
2.1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生产观念落后 V
2.2缺水现象严重 V
2.3滥用农用物资 VI
2.3.1 滥用化肥。 VI
2.3.2滥用化学农药。 VI
2.3.3滥用地膜。 VII
3、贵州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VII
3.1深化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VII
3.2处理好几个关系 VIII
3.2.1长远利益与近期效益的关系 VIII
3.2.2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VIII
3.2.3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VIII
3.2.4扩大生态农业示范 VIII
贵州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旅游地理科学专业2012级)
【摘要】贵州山地资源丰富,适于发展生态农业。贵州已在思南、剑河等县实施生态农业试点,初步探索出猪、粮、果、沼(气)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从贵州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主要还存在观念落后、滥用农用物资、植被被破坏严重、土地石漠化、恶性循环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发展好贵州生态农业?本文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探讨。
【关键词】贵州 生态农业
前言
贵州土地类型以山地为主,石质山地分布广泛,喀什特地貌发育完善。土层薄、肥力差,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地的利用越来越被重视。2014年6月16日,毕节市农委举办生态农业发展座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现代生态农业论坛在贵阳举行;铜仁市碧江区创新投入机制,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项目扶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内容,加大和平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区建设力度;2013年2月20日,玉屏县与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公司贵州分公司正式签订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服务区规划合同;2014年,凯里市突出抓好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基础建设,园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1—8月份,凯里市财政筹措资金拨付农业园区建设经费2810万元,不断完善农业园区水、电、路、汛等基础设施。
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吸取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发展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要求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用农家肥增加土壤肥力、用生物方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护自己生存环境里的生态平衡。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
本文通过对贵州生态农业现状的调查以及与前人的研究对比,从理论上探析贵州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政府发展生态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1生态农业类型
1.1生态农业的层次
一般有两种划分方法 :第一种,按生态农业经营的领域分为:大流域治理、、、、、,这种划分,有利明确生态农业和建设内容 ,突出重点,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综合平衡 。,按行政区所辖范围分为:生态县(市、区)、(镇)、生态村、4个层次,这种划分有利提出区域发展方向和目标,但在小范围内不易进行综合治理,难以实现综合平衡
1.2生态农业的模式
1.2.1 立体复合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时间、、、、、、,形成多种生物 、、, 有利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益 。、 ,特别适用于立体农业开发。, 减轻和消除障碍因子,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环境 , 提高效益 。,要结合大力兴修水利 , 大搞坡改梯 ,种植绿肥 ,培肥地力 ; 对3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时,要结合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要结合进行封山育林 , 提高植被覆盖率 ; 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 ,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防止农田污染和土壤退化等。 水利设施面积(公顷) 乡镇 水利设施面积(公顷) 凤城镇 34.85 高酿镇 5.21 邦洞镇 0.81 石洞镇 22.05 兰田镇 25.21 社学乡 3.66 坪地镇 3.46 渡马乡 4.62 瓮洞镇 1.32 江东乡 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