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4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4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等激素的合成受基因控制
B.添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移栽植物根系的生长
C.通过反馈调节可使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达到平衡
D.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比野生型植株根的长度短
2.2017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获得了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该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只克隆猴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克隆猴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C.克隆猴体内衰老的细胞因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而导致其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克隆猴体内的细胞癌变后其细胞膜两侧分布的糖蛋白数量减少
3.2019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意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性疾病。下列与艾滋病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
B.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C.HIV破坏免疫系统,使机体无体液免疫,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D.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因此要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4.调查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B.Ⅲ-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1
C.该家系图谱中已出现的女性均携带致病基因
D.若Ⅲ-4为女性,则患病的概率为1/2
5.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2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此动物体细胞的两倍
B.甲图所示细胞若发生片段2与3的交换,则此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C.乙图中A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该细胞内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且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6.灰沼狸生活在南非,营集群生活。一些个体在群中其它个体取食时,占据高处放哨。放哨者通常第一个发现接近的捕食者,并且发出警告声后,迅速到达安全的地方。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受试者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甲组
前3天没参与站岗放哨的灰沼狸
用25g熟蛋喂食10个个体
站岗频繁且时间长
不喂食10个个体
站岗不频繁,且时间短
乙组
前3天参与站岗放哨的灰沼狸
用25g熟蛋喂食10个个体
站岗频繁且时间长
不喂食10个个体
站岗不频繁,且时间短
据上述现象及实验,无法推断出:
A.站岗放哨是利己又利他的动物行为 B.站岗放哨者与取食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C.实验结果与是否经历过站岗放哨无关 D.站岗放哨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RuBisCo普遍分布于玉米、大豆等植物的叶绿体中,它是光呼吸(细胞在有光、高O2、低CO2情况下发生的生化反应)中不可缺少的加氧酶,也是卡尔文循环中固定CO2最关键的羧化酶。RuBisCo能以五碳化合物(RuBP)为底物,在CO2/O2值高时,使其结合CO2发生羧化,在CO2/O2值低时,使其结合O2发生氧化,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1)玉米、大豆等植物的叶片中消耗O2的场所有___________。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光呼吸和有氧呼吸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利用大豆来探究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的增产效果
①亚硫酸氢钠可通过改变二碳化合物(乙醇酸)氧化酶的___________来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光呼吸的进行。另外,亚硫酸氢钠还能促进色素对光能的捕捉,从而促进___________的进行。
②为探究亚硫酸氢钠使大豆增产的适宜浓度,一般要先做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后,大豆单位时间内释放氧气的量较喷施前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
8.(10分)一温带森林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