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共64张PPT).ppt

发布:2018-05-02约5.72千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5、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蜜蜂、大雁、猴子等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 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 1、回答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有关问题 (1)调查方法:土壤动物 ,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而是采用 。 (2)土壤动物习性: ,应用这些习性设计诱虫器(如右图) (3)种群丰富度的统计有两种方法: 一是 (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 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一般用于 群落; 二是 (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 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 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 、较少、少、 很少),适用于 的群落。 群落的演替 火山历史最猛烈喷发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石英质浮石及火山灰,使原有75平方公里的海岛(火山所在地)崩毁2/3。火山灰直达80多千米的高空,覆盖周边地区,导致3天不见太阳。长时间飘荡全球,使此后整整一年在地平线上的日照呈现奇妙的红晖。火山爆发时,3500公里以外可闻爆炸声,而80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布满了下落的火山灰。火山爆发时强烈的气流甚至摧毁了1300千米以外的部分森林。这次火山爆发还引起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海浪高达30~40米,摧毁了附近许多城镇和村庄,死亡3.6万多人。 思考问题: 演替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何特点? 思考问题: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有没有其他可能? 3.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例2、八面山(在湖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平结构。 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的 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趋湿、避光趋暗、避热 探究: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 计名计算法 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 目测估计法 个体较小、数量较多 较多 喀拉喀托 火山 时间: 1883 年 8 月 7 日 地点: 印度尼西亚 事件: 喀拉喀托火山 大爆发 蜘蛛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880种动物 小草 小树林 几 年 后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1883年 火山爆发 群落 群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 另一个 代替的过程。 被 群落的演替 二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 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 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 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发生的演替。 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自主阅读P79)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地衣是六亿年前地球陆地的首批客人 植物界的开路先锋 植物界的拓荒者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思考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特别 提醒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自主阅读P79) 演替过程是否相同呢? 二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 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 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发生的演替。 指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 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 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 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 如果一块农田弃耕了,演替会如何进行? 讨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