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5kV输电线路施工图的说明.doc

发布:2017-10-08约3.32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0101-01 35kV 输电线路迁移改造工程 施工图 阶段 施 工 图 总 说 明 书 *****设计院 2012年02月 主任工程师: 工程负责人: 校 核: 编 写: 施工图卷册总目录 第一卷 第一册:施工图总说明书及附图 第二卷 第一册:机电施工图 第三卷 第一册:杆型组装及拉线组装图 第二册:杆段、预制件加工图 第三册:铁件加工图 施工图说明书目录 设计依据及范围 线路概况及路径说明 气象条件 机电部分 杆塔与基础 注意事项 1设计依据及范围 1.1设计依据 1.1.1本工程设计设计委托书; 1.1.2本工程规划红线图; 1.2设计范围 本工程将35kV**线、35kV**线××号前段开断,沿规格路径重新架设2条35kV线路至35kV**线、35kV**线××号附近,将现状35kV**线、35kV**线××号开断,新建2条35kV线路分别接入××号杆后段线路,工程建成后,分别拆除35kV**线、35kV**线××号、35kV**线、35kV**线××号前段线路,设计范围包括线路的本体设计。 2线路概况及路径说明 2.1线路主要技术参数 项 目 35kV**线输电线路迁移改造工程 电压等级 35千伏 回路数 2条单回路 线路长度 2.32km、2.34km 导线型号 LGJ-150/25 地线型号 无地线 基础型式 底拉盘基础预制 2.2线路路径 本工程线路按照规划红线,新辟路径平行架设2条35kV线路与现状4条35kV线路后段接通,新建线路全长分别为A线2.32km,B线2.34km,沿线交通方便,跨越现状10kV线路8次,公路2次,施工较为便利。 2.3 杆塔使用情况 经现场实际定位,2条线共新立杆塔共34基,均为水泥杆,其中耐张杆10基,直线杆24基。 杆塔分类 杆塔型式 基数 耐张双杆DM1 2 DM2 2 JM5 6 直线杆 18 ZS2+3 6 2.3 主要交叉跨越 10kV电力线 8次 公路、水泥路及土路 2次 主要交叉跨越的具体杆塔号见平断面定位图或杆塔明细表。 3气象条件 条件 情况 气温(℃) 风速(m/s) 覆冰(mm) 最高气温 40 0 0 最低气温 -40 0 0 最大风速 -5 30 0 覆冰 -5 10 10 平均气温 5 0 0 大气过电压(有风) 15 10 0 大气过电压(无风) 15 0 0 操作过电压 5 15 0 安 装 -10 10 0 最大冻土深度1.5m,年平均雷暴日数16天,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 4机电部分 4.1导、地线特性及其防振措施 本工程导线采用LGJ-150/25,新建线路全线无地线。 4.1.1导线机械物理特性: 导 线 型号 LGJ-150/25 总截面(mm2) 172.11 外径 (mm) 17.1 弹性模数 76000 温度初伸长系数(1/℃) 18.9×10-6 综合破坏强度(N/mm2) 314.4 安全系数 2.5 最大使用应力(N/mm2) 125.76 .2绝缘配合及防雷接地 4.2.1绝缘配合及绝缘子组合 本工程按级污秽区设防。绝缘子主要采用棒式合成绝缘子FXBW-/70,直线杆塔用单串,跨越及耐张串为双联,转角塔跳线串采用。 型 号 最小公称爬电距离 (mm) 工频一分钟湿耐受电压(kV)有效值不小于 结构高度(mm) 额定机械拉伸负荷(kN) 重量(kg) FXBW-35/70 450 95 680 70 2.6 4.2.2空气间隙的选择 本线路处于海拔1500以下的地区,根据设计规程规定,其最小空气间隙如下表: 外过电压 内过电压 运行电压 0.45 0.263 0.105 4.3金具 金具均采用97年电力部《电力金具产品样本》中的标准金具。 5杆塔与基础 杆塔与基础施工除应符合本说明外,尚应符合国家最新规程规范。 5.1 杆塔施工说明 5.1.1为确保电杆质量及以后的安全运行,应选择有资质,质量有保障,检测手段先进、齐全的制造厂。 5.1.2水泥杆加工、出厂时应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制造、检测。 5.1.3本工程水泥杆杆段为?300非预应力杆段(杆段配筋、钢材材质、检验弯矩等见杆段加工图)。 5.1.4电杆运输、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5.1.4.1电杆堆放层数不应超过6层,每根电杆应采用两点支撑;支点处应套上一个草圈或用草绳等物捆扎,以防碰伤。 5.1.4.2装卸、起吊应轻起轻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