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6充气气球.doc

发布:2017-01-14约2.4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6 充气雨衣 主备人:王向丽 教材析 对于小林遇到的难题,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学中要以此为凭借,进一步培养学生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4个生字。 2.方法与过程: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 教学准备:   一、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1)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2)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   想  塑料救生圈     ?  →    (板画)  ?  →  (板画)  称赞        做     雨衣      做  充气雨衣             (板画)    (板画)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 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老师手拿小制作向大家介绍,学生仔细看作品,认真聆听。   (我的小制作是毛线娃娃。它的材料有线球、彩色毛线和针线。我是这样做的:先找一个圆圆的线球做成娃娃的头,再用彩色毛线缠起来连在娃娃头上,做成娃娃的身子,接着在身子两边用毛线做成娃娃的手,最后把一根根黑线缝在娃娃的后脑勺上,做成娃娃的头发。这样就做成了毛线娃娃。我们可以把它挂在墙上、也可以挂在书包上作装饰。)   指导表述:   我的介绍完了,同学们觉得怎么样?(同学们都说漂亮)谢谢大家。刚才你们听明白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吗?(对了,老师作品的名字,作品的材料、形状、颜色、用途和制作方法。)   老师介绍制作方法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了哪些连接词?    (先……再……接着……最后……)    说话时还要注意什么?(注意说话要清楚、完整、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3、学生按要求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说话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汇报制作过程。汇报时要讲清楚制作的过程。说话时要清楚、完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