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及模板.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广东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及模板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广东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及模板
摘要:本文以广东财经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财经类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对广东财经大学的历史沿革、教育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为我国财经类大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共计6000余字,包括引言、文献综述、广东财经大学概况、教育改革与发展、结论与建议五个部分。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经类教育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东财经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财经类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本文旨在通过对广东财经大学的研究,分析其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财经类大学的发展方向,为我国财经类大学的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一、广东财经大学概况
1.1学校历史沿革
(1)广东财经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83年成立的广东商学院,这是一所专门为满足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对财经人才需求而设立的高等学府。经过近40年的发展,广东商学院在1995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标志着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期间,学校经历了多次重大发展,包括增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改善校园设施等。例如,1997年,学校成功申报了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标志着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
(2)在历史沿革中,广东财经大学还注重学科建设的特色发展。以会计学为例,该专业自1983年开设以来,一直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许多毕业生成为了知名企业的财务总监或高级会计师。此外,广东财经大学还设立了会计学博士后流动站,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会计学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3)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1年设立国际交流学院以来,广东财经大学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师生交流、合作研究、联合办学等项目。例如,2018年,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设立了“中英会计与金融”专业,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据统计,近年来,广东财经大学每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数量均超过10场。
1.2学科建设与发展
(1)广东财经大学在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等5个学科门类,涵盖了25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以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学科为优势的特色学科群。
近年来,广东财经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学科评估成绩优异。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会计学、金融学获得A+评级。二是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科研经费逐年增长,2019年科研经费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30%。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逐年攀升,其中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三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2)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广东财经大学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例如,学校成立了“会计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汇聚了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力量,共同开展会计与金融领域的创新研究。该研究中心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此外,学校还设立了“数字经济与智慧管理研究中心”,旨在推动数字经济与智慧管理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广东财经大学还注重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项目研发等工作。例如,学校与腾讯公司合作设立了“腾讯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工作。此外,学校还与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3)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广东财经大学还注重国际化进程,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学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师生交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