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0
武汉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完成期限:
院系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
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一、课题训练内容
(1)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训练收集查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中外文专业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能力;
(4)学习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熟悉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5)训练方案选择和比较能力;
(6)训练工程设计及实验研究能力;
(7)训练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
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8)通过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整理,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和毕业答
辩,使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二、设计(论文)任务和要求(包括说明书、论文、译文、计算程序、图纸、作品等数量和质量等具体要求)
(1)设计任务:
主要研究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以及相关电路实现。
(2)设计要求:
①提交开题报告一份,提交时间3月20日左右,字数在2000
②提交毕业设计论文一份,正文不得少于 10000 字,按照武汉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模版格式要求规范撰写;
③翻译一篇与本课题相关的英文专业资料,其对应的中文翻译不得少于3000 字;
④绘制各电路单元电路图,并做相关分析,说明;
⑤做出相关底层软件的流程、框图,以及相关程序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做出相应程序的软件仿真。
三、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参数及主要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资料:
[1] 杨军.太阳能光伏发电前景展望[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8).
[2] 林勇.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J].上海电力,2005(1).
[3] 赵玉文.21世纪我国太阳能利用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2000(9).
[4] 杨海柱,金新民.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2004(4).
[5] 张崇巍,张兴.PWM整流器及其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 程曙,徐国卿.SPWM逆变器死区效应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2).
[7] 张雄伟,曹铁勇.DSP芯片的原理与开发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8] 王念旭.DSP基础与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9] 杨海柱,金新民.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28(2).
[10] 陈兴峰,曹志峰,许洪华等.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5(1).
[11] 欧阳名三,余世杰,沈玉梁等.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户用光伏充电系统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 19(6).
[12] 鹿婷,段善旭,康勇.逆变器并网的孤岛检测方法[J].通信电源技术,2006, 23(3).
[13] 郑诗程,丁明,苏建徽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孤岛效应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 17(12).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表
武汉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表
序
号
起止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签名
检查日期
1
2.16-2.26
了解可选课题方向查找相关资料熟悉备选课题,确认选题方向并查找相关背景资料。
2
2.27-3.11
确认题目及课题侧重点。确定数据采集处理构架及处理器件。
3
3.12-4.4
根据设计原理找到创新点,确认基本框架,确认课题基本侧重点及框架、课题设计难点以及研究步骤,完成开题报告。
4
4.5-4.11
修改开题报告并最终确认整个方案。学电网监控器的原理,整个系统构成,了解监控跟踪的意义以及基电路结构和实现方法。
5
4.12-4.18
硬件电路框架的设计,比较各现有方案的优缺点,画出电路框图。
6
4.19-4.25
功率调整电路方案的选定,定器件并完成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7
4.26-5.14
数据处理及控制部分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
8
5.15-5.29
整理设计材料和文档,编写设计论文,并对相关细节进行修改。
9
5.30-5.31
论文修改,格式整理。
武汉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