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docx
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第一章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概述
1.1行动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决策部署,强化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决定开展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1.2行动目标
-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明显下降;
-工程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工程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更加完善;
-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1.3行动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机制;
-坚持企业主体、部门监管。
1.4组织架构
成立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
1.5工作任务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全面摸清工程安全生产风险;
-加强工程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强化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工程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推广应用先进安全生产技术,提升工程安全生产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1.6实施步骤
-启动阶段: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组织协调;
-实施阶段:按照方案要求,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总结阶段: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梳理经验做法,完善长效机制。
1.7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加大投入,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强化考核,对专项整治工作实行全过程跟踪问效;
-严肃问责,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
第二章工程安全生产风险排查与评估
2.1风险排查范围
本次专项整治将对以下范围内的工程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全面排查:
-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等各个阶段;
-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等;
-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工程现场的安全设施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
-工程项目周边环境的安全风险。
2.2风险排查内容
风险排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设计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施工设备是否经过严格检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明确,责任是否到人;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制定,应急措施是否可行;
-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是否到位,安全意识是否提高;
-工程项目是否存在非法建设和违规作业现象。
2.3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以下方法对排查出的风险进行评估: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矩阵;
-可能性-严重性-可检测性分析;
-事故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
2.4风险分级与处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以下等级:
-重大风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需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较大风险:可能导致一定后果的风险,需制定整改计划;
-一般风险:可能导致轻微后果的风险,需持续监控;
-低风险:可能导致轻微或无后果的风险,定期检查。
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重大风险:立即停止相关作业,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制定整改方案,限时完成整改;
-较大风险: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整改措施到位;
-一般风险:纳入日常监控,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低风险: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2.5风险排查与评估机制
建立以下机制确保风险排查与评估的持续有效性: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风险进行动态监控;
-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实现风险信息共享;
-鼓励从业人员积极上报安全隐患,建立奖励机制;
-定期对排查与评估工作进行总结,不断优化方法和流程。
第三章加强工程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建设
3.1完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为保障工程安全生产,将不断完善以下方面的法规体系:
-制定和修订工程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出台具体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
-明确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要求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3.2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基础,具体措施包括:
-明确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确定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制定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
-对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个人或单位进行追责。
3.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