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隐私技术保护方法的研究201351269718765.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隐私技术保护方法的研究
1 网络隐私问题 1.1 网络隐私 网络隐私是指在网络时代,个人数据资料和网上在线资料不被窥视、侵入、干扰、非法收集和利用。网络隐私权是网络信息时代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涉及到对个人数据的收集、传递、存储和加工利用等各个环节。 1.2 侵犯网络个人数据的行为方式 一般情况下,一条或一组个人数据要成为有用的个人信息,需要经过收集(登记)一储存一传递一利用等阶段,而以上每个阶段,都可能使个人数据受到他人的非法使用,导致数据主体的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数据主体如何对个人数据进行保护?在谈论个人数据的技术保护之前,有,必要对各种可能侵犯他人个人数据的行为进行深入地分析,这样才可能在技术上更加严密地保护个人数据,寻找更好的保护对策。 1.2.1 非法入侵个人数据系统的技术行为方式 (1)冒充(Masquerading/Mimicking) 即不具有合法用户身份者冒充合法用户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常见的冒充方式有: ①非法获得并使用别人的访问代码冒充合法用户进入他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②“侵入者”利用合法用户输入口令之机获得访问的一种方法。 ③用非法程序或方法蒙骗正在登录计算机的合法用户以进入系统。 (2)技术攻击(Technological Attackl 即使用更高级的技术打败旧技术,而不采取其他方法,比如猜想程序、猜想口令等。进行技术攻击的主要目的是绕过或取消硬件及软件存取控制机制以进入系统。 (3)通过后门(Back Door)非法侵入 后门一般是由软件作者以维护或其他理由设置的一个隐藏或伪装的程序或系统的一个入口。当个后门被人发现以后,就可能被未授权用户恶意使用。 (4)通过陷阱门(Trap Door)非法侵入 陷阱门也称活门,在计算机技术中,是指为了调试程序或处理计算机内部意外事件而预先设计的自动转移程序。程序调好后应关闭陷阱。厂商交货时如果忘记关活门,就可能被人利用而绕过保护机制进入系统。 1.2.2 个人数据的侵权行为方式 数据用户通过上述非法手段或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他人个人数据后,通常以下列方式非法使用 (1)擅自在网络中宣扬、公布他人的隐私。个人隐私权在网络中受到攻击或侵犯的程度是令人震惊的,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得难以想象。 (2)篡改、监视他人的电子邮件。这和在实际生活中私自拆开他人的信件、侵犯他人通信秘密并无实质区别。 (3)垃圾邮件的寄发。垃圾信件造成的后果是引爆信箱,使其无法正常运作。 (4)非法获取、利用他人的隐私。这导致很多电子商务网络的客户信息泄漏、股票信息被窃、信用卡资料失窃等。 2 网络隐私的技术防护 2.1 维护网络安全 利用计算机技术防范黑客和病毒的攻击,以保护自己的隐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1.1 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或桌面防病毒系统 没有安装防病毒软件就贸然上网是非常危险的。国内外比较知名的杀毒软件有:瑞星(http://),诺顿防病毒2003(http://),江民杀毒软件(http://),金山毒霸(http://),McAfee Antivirus(http:///en/index.asp)。 安装防病毒软件虽然简单,但更重要的在于经常升级,只有及时升级,才能预防新病毒。否则,杀毒软件根本起不到保护电脑的作用。 2.1.2 安装防火墙 每一台连接到因特网上的服务器都需要在网络入口处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来阻止恶意的通信数据,这就需要考虑安装防火墙。一般来说,防火墙具有以下几种功能:允许网络管理员定义一个中心点来防止非法用户进入内部网络,可以很方便地监视网络的安全性,并及时报警;可以作为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lon,网络地址变换)的地点,利用NAT技术,将有限的IP地址动态或静态地与内部的IP地址对应起来,用来缓解地址空间短缺的问题;可以连接到一个单独的网段上,从物理上和内部网段隔开,并在此部署WWW服务器和FTP服务器,作为向外部发布内部信息的地点。防火墙的这些功能可以很好地帮助抵御黑客的攻击。 2.1.3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入侵检测系统。一个成功的入侵检测系统不但可使系统管理员时刻了解网络系统(包括程序、文件和硬件设备等)的任何变更,还能给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南,在发现入侵后,系统能及时做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2.2 加密保护隐私 2.2.1 密码设置 密码设置的要求:密码最少要设置8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