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放疗或手术.pptx
医学课件-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放疗或手术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乳腺癌概述
2.前哨淋巴结检测
3.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处理原则
4.腋窝放疗的放射生物学基础
5.腋窝放疗与手术的选择
6.术后随访与监测
7.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
8.临床案例讨论
01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和分类乳腺癌定义乳腺癌是指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3%左右,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乳腺癌可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大类。分类依据乳腺癌的分类主要依据组织学特征、细胞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根据组织学特征,可分为导管癌、小叶癌、浸润性特殊癌等;根据细胞学特征,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等;根据分子生物学特征,可分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等。分类方法乳腺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的分类方法。AJCC分类方法主要基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将乳腺癌分为0期到IV期;CAP分类方法则主要基于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亚型。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趋势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乳腺癌发病率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龄分布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为40-60岁,占所有病例的70%以上。但近年来,年轻患者比例有所上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地域差异乳腺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发达国家发病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国的乳腺癌发病率较高,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则相对较低。这种差异可能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乳腺癌的病理生理学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乳腺癌的发生与癌基因(如c-erbB-2、HER2)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如p53、BRCA1/2)的突变有关。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或突变会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形成肿瘤。激素影响雌激素和孕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激素水平较高的女性,如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晚生育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乳腺癌的发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其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其患病风险也相对较高。
02前哨淋巴结检测
前哨淋巴结检测的原理检测方法前哨淋巴结检测通过注射示踪剂(如放射性同位素、蓝色染料等)到乳腺肿瘤区域,追踪肿瘤细胞可能引流到的第一个淋巴结。这一过程通常在手术前进行,以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淋巴结。引流路径每个乳腺区域都有特定的引流路径,肿瘤细胞通常通过淋巴管引流到前哨淋巴结。检测前哨淋巴结的目的是确定肿瘤细胞是否已经转移到区域淋巴结,从而判断癌症的分期和治疗方案。准确性评估前哨淋巴结检测的准确性较高,据统计,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检测的准确性可达90%以上。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手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前哨淋巴结检测的适应症早期乳腺癌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无远处转移证据的患者。前哨淋巴结检测有助于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指导后续治疗决策。肿瘤位置适用于肿瘤位于乳腺外上象限的患者,因为这部分肿瘤的淋巴引流路径较为明确,前哨淋巴结检测有助于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肿瘤分期适用于T1-T2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的患者。前哨淋巴结检测有助于确定肿瘤分期,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前哨淋巴结检测的技术方法示踪剂注射检测过程中,通常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蓝色染料作为示踪剂,注射到乳腺肿瘤区域。注射示踪剂后,等待一定时间让示踪剂充分分布并引流到前哨淋巴结。核素扫描通过核素扫描仪检测示踪剂在体内的分布情况,确定前哨淋巴结的位置。核素扫描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方法,可以实时显示示踪剂在体内的流动路径。术中定位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术前核素扫描的结果,使用特殊的手术器械或设备来定位和切除前哨淋巴结。术中定位确保了手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03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处理原则
腋窝放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适用于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肿瘤较大或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的情况。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适用于T1-T3期乳腺癌患者,特别是肿瘤直径大于2厘米者。禁忌症放疗的禁忌症包括对放射线敏感的器官损伤、严重的心肺疾病、皮肤感染或溃疡等。放疗不适用于已出现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因为放疗无法有效控制远处转移。剂量与时间腋窝放疗通常采用分割放疗,每次剂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