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2T 377-2013 航天南瓜栽培技术规程.docx
B31
DB1302
唐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2/T377-2013
航天南瓜栽培技术规程
2013-12-25发布 2014-01-15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2/T377-2013
DB1302/T377-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唐山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遵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春艳、李亚丽、贺鹏、李娜、陈立田、廖志民。
航天南瓜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南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南瓜的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航天南瓜
指经过航天育种诱变技术选育的,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微量元素丰富、群体性状稳定一致、外形美观、观赏性强、非转基因的南瓜。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391的要求,并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及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轻粘土。
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按NY/T394的规定执行。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按NY/T393的规定执行。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抗逆性强、高产、品质优良的品种,如航天小南瓜B、航天小金南瓜、航天红皮南瓜
等。
播种育苗
播种期及播种量
一般春季温室大棚栽培于2月上旬~3月中旬播种,秋季栽培于7月播种;露地栽培和直播种植于4月上旬播种。每亩栽培面积用种量,爬地栽培140g~180g,吊蔓栽培180g~220g。
温床育苗
种子处理
阳光下晒种1d~2d,把种子放在50℃~55℃水中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时浸泡6h~8h,用纱布覆盖保湿,置于25℃~30℃温度下催芽,2d~3d后至芽长0.5cm即可播种。
苗床
苗床长10m,宽1.5m~2.0m,深40m~50cm,苗床内铺20cm厚发酵好的农家肥。
播种
定植前30d~35d播种,选用8cm×8cm的营养钵,播前装7cm高的营养土,平整好用喷壶浇透,播种后再盖0.5cm~1cm的药土,用塑料薄膜盖严保温。
药土配制:每立方米营养土加25g代森锰锌拌匀。
苗期管理
冬春育苗应多层覆盖保温,夏季育苗遮雨降温;
出苗前保持床内高温,白天温度为25℃~30℃左右,夜间不低于15℃~20℃,及时揭除覆盖的草帘、地膜,并设置小拱棚。若有子叶带壳出土,应边揭膜边去除种壳;
出苗后床内温度白天20℃~30℃,夜间不低于15℃~20℃,地温以18℃~20℃为宜,每天保证8h~9h光照,采用放风方法控制温湿度,防止病害发生,确保苗全苗壮;
适当控制浇水。当叶片轻微下垂时,选晴天的中午浇1次透水;
定植前5d~7d,适当通风炼苗。
壮苗标准
冬季育苗的苗龄30d左右,夏季育苗的苗龄15d~20d,幼苗2片~3片真叶时,下胚轴短粗,子叶肥大完好,颜色深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定植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整地施底肥,每亩施腐熟圈肥3000kg~500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肥30kg。经堆沤后拌匀,加尿素15kg~20kg进行沟施,并与土壤充分混匀,后深翻做畦。
爬地栽培时,做成宽2.0m~2.5m、高20cm~25cm的高畦;吊蔓栽培时,做成宽1.0m~1.2m、高20cm~25cm的高;畦沟宽约30cm,覆盖地膜。
定植
定植时间
一般春季温室大棚栽培于3月上旬~4月中旬定植,秋季栽培于7月下旬~8月中旬定植,露地栽培于5月上旬定植。
定植方法
在栽培畦上按每畦1行,50cm~70cm的株距挖定植穴,先栽苗再浇水,或浇足水再栽苗,栽苗深度以钵苗的土面与畦面平齐为宜,并用土封严定植孔。爬地栽培每亩栽苗500株~800株;吊蔓栽培每亩栽苗800株~1200株。
田间管理
环境调控
缓苗期间,控制地温15℃~20℃左右,白天气温控制在27℃~30℃,夜间不低于15℃,定植后发现田间缺苗,应及时补栽,补苗应避开高温期,宜在早晚进行补栽。缓苗后,加强光照,结合通风降湿控温,白天气温控制在25℃~30℃,夜间不低于15℃~20℃。
浇水
育苗移栽种植浇两次水,即定植水和缓苗水。直播地块根据土壤情况,在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浇两次水。
追肥
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