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_T 2162-2023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跨江燃气管道运行监测技术规范.docx
ICS23.040.01CCSL85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162—2023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跨江燃气管道运行
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ross-rivergaspipelineoperationmonitoringbasedon
distributedopticalfibersensing
2023-12-25发布2024-03-25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2162—2023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监测条件 2
5监测功能 2
6监测要求 3
7监测信息异常情况处理 4
8监测报告 4
附录A(资料性)跨江燃气管道传感光缆布设方案 6
附录B(资料性)日常监测情况记录表 7
附录C(资料性)异常温度监测情况记录表 8
附录D(资料性)异常振动监测情况记录表 9
参考文献 10
DB35/T216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福建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福州大学、福州伊柯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芳、徐彩军、张伟、滕霖、陈永阳、杨立新、李卫东、李加庆、俞丁辉、冯招程、张世杰、蔡荣秋、汪永强、丁志辉、王奋勇、逯建军、李人鉴、陈照春。
DB35/T2162—2023
1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跨江燃气管道运行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跨江燃气管道运行监测的监测条件、监测功能、监测要求、监测信息异常情况处理、监测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跨江敷设的,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燃气管道。
本文件不适用于从江河底部穿越的燃气管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
GB/T9361—201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9771(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
GB/T12357(所有部分)通信用多模光纤
YD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布式光纤传感distributedopticalfibersensing
利用光纤既作为传感敏感元件又作为传输信号介质,对沿光纤传输路径上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变化信息进行测量或监控的传感技术。
3.2
传感光缆opticalfibercableforsignaltransmission
一种同时对温度和振动敏感,用于温度和振动两个参数测量的光缆。
3.3
光纤传感系统主机opticalfibersensingsystemhost
由光发射、光接收和处理单元等硬件和软件组成,用于数据采集、解析、处理、控制及预警的控制设备。
3.4
空间分辨率resolutionofspatialmeasurement
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能够准确测量温度和振动的最小测量单元,即准确感知温度和振动变化的最小距离。
[来源:NB/T10183—2019,3.6,有修改]
DB35/T2162—2023
2
3.5
温度分辨率resolutionoftemperaturemeasurement
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能分辨的最小温度变化量。
[来源:GH/T1320—2020,3.7,有修改]
3.6
振动采样频率vibrationsamplingfrequency
在监测距离内,单位时间内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完成振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