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树人学校7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6
用心 爱心 专心
13.苏州园林
(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年级:七年级 科目:语文 课型:精读 主备:
审核:语文教研组 授课: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掌握“轩榭、丘壑、嶙峋、镂空、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
(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3)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4)揣摩语言,体会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5)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习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
1.理解中国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能懂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一、课前预习(读课2—3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轩榭( ) 丘壑( ) 嶙峋( ) 栏杆( ) 叠嶂( )
池zhǎo( ) zhēn( )酌 lòu( )空 jiàn( )赏 qiáng( )薇
2.据课文,辨析词义,选择填空。
(1)谁如果要 (鉴别 鉴赏 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放过。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 完美 美好)的图画。
(3)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依靠 依傍 依赖)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加深了景致的深度。
(4)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魔方砖,浅灰色和白色
(对比 对衬 对称)。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池沼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
(3)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
(4)??砌旁边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4《苏州园林》的作者是 ,原名 ,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 》《 》等。
知识链接
、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把握说明对象,从而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进一步理解说明内容。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1928年11月完成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主要作品有《隔膜》《脚步集》《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等。
二、合作·交流
(一)整体把握,研讨探究。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2.课文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