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块八 课题1 注塑模具的结构.ppt

发布:2018-11-01约2.82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一 塑料注塑模具的分类 及典型结构结构 重点: 1.注塑模具的分类及其成形特点 2.注塑模具的典型结构及用途 目录 一、塑料注射成形概述 二、注射模的分类 三、注塑模具的典型结构 一、塑料注射成形概述   塑料注射模具主要用来成形热塑性塑料制品,但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成形热固性塑料制品。   注射模塑(又称注射成形或简称注塑),是成形塑料制品的一种重要方法。   注射模塑是将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进加热的料筒,经加热融化呈熔融状态后,由柱塞或螺杆推动,使其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注入闭合模具中,熔料在受压的情况下,经冷却(热塑性塑料)或加热(热固性塑料)固化后即可保持注塑模型腔所赋予的形样。 二、注射模的分类 塑料模的分类: 1.按模塑方法分类: (1)注射模:在注射机上使用的模具。主要用与成型热塑性塑料,少数品种的热固性塑料适用于该模具成型。(料筒内塑料—螺杆或柱塞作用—浇注系统—型腔) (2)压缩模:在液压机上采用压缩工艺来成型塑件的模具。它主要用于成型热固性塑料。(直接在型腔内加料—加压加热) (3)压注模:在液压机上采用压注工艺来成型塑件的模具。它适用于成型热固性塑料。(加料腔—浇注系统) 2.按型腔数目分类: (1) 单型腔模具 仅有一个型腔的模具,每次成型一个塑件。成形大型、嵌件较多、批量不大或试制品塑件。 (2) 多型腔模具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型腔的模具,可一模成型多个塑件。成型较小、批量较大。 单型腔模 多型腔模 3.按模具固定方式分类: (1) 移动式模具(仅用于立式注射机) 适用于成形小批量的中小型塑件;形状复杂、嵌件多、加料困难。 (1) 固定式模具 适用于成形各种批量的大中小型塑件不便成形嵌件太多的塑件。 注塑模具的结构 基本结构: (1)单分型面注塑模具 (2)多分型面注塑模具 (3)带活动镶块注塑模具 (4)单嵌件注塑模具 (5)自动脱卸螺纹注塑模具 (6)定模顶出注塑模具 (7)热流道注塑模具(无浇口冷凝废料、提高充型能力) 1.单分型面注射模(二板式)   单分型面注塑模具(也称二板式注塑模具),它是注塑模具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这种模具只有一个分型面。如图3-1所示。 注:推杆的作用是推出包在凸模上的塑件;回程杆的作用是使推杆在闭模时回到原来状态; 拉料杆的作用是在开模时,拉出主浇道的凝料。 2.双分型面注射模(三板式)   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具有两个分型面,如图3-2所示。图b为第一次分型面,图c为第二次分型面。   第一次分型的目的是拉出浇道的凝料;第二次分型拉断进料口使浇道的凝料与塑件分离,从而顶出的塑件不需要再进行去除料道凝料的处理。   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常用于点浇口进料的单型腔或多型腔模具。点浇口直径通常为1毫米左右。   两次分型的结构形式有很多,除了上述的弹簧定距拉板式外,还有许多其它形式,如定距导柱式,图3所示;拉钩式,图4所示;定距拉杆式,图5所示等。 3.带活动成形零件的注射模   有时对一些具有侧向通孔、凹穴、凸台的塑件,为了使模具结构简单,不采用侧向抽芯机构,而是在型腔的局部设置活动镶件。开模时,这些活动镶件与塑件一起脱出模具外,然后通过手工或专门的工具使它与塑件分离,在下一次合模注射之前,再重新将其放入模内。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如图3-11所示。 4.侧向分型抽芯注射模   当塑件侧壁有通孔、凹穴、凸台等,其成型零件就必须做成可侧向移动的,否则,塑件无法脱模。带动型芯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称侧向抽芯机构或横向抽芯机构。侧向抽芯机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如下图3-6所示。 5.自动卸螺纹的注射模   成型带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的塑件,为了能自动卸螺纹在模具内设有能转动的螺纹型芯或螺纹型环。 1.螺纹型芯 2.动模板 3.支撑板 4.定距螺钉 5.动模板 6.衬套 7.定模板 6.定模设有推出机构的注射模 由于塑件结构特殊需求在定模设推出机构。 1.模脚 2.支撑架 3.成形镶件 4.拉板紧固螺钉 5.动模 6.螺钉 7.推件 8.拉板 9.定模板 10.定模座板 11.凸模(型芯) 12.导柱 7.热流道注射模   由于快速自动化注射成型工艺的发展,热流道注塑模具正逐渐推广使用。它与一般注塑模具的区别是注射成型过程中浇注系统内的塑料是不会凝固的,也不会随塑件脱模,所以这种模具又称无流道模具。这种模具的主要优点如下: 1.基本上实现了无废料加工,既节约了原材料,又省去了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