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纪律》课件 .ppt
*************************************《条例》的重要意义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党内监督提供了明确依据和制度支撑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是党内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制度保障《条例》的修订完善和严格执行,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是强化党的自我监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纪律教育,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条例》的严格执行,将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纪律处分的种类和适用《条例》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其中,警告、严重警告属于轻处分,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属于重处分,开除党籍属于最严重的处分。处分的适用原则是: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违纪行为涉及多种处分规定的,按照处分较重的规定处理;一人多次违纪的,应当合并处理,按较重的违纪行为处分;同时处分的,可以合并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对不具有公职的党员给予党纪处分。纪律处分的原则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1实事求是坚持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主集中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施纪律处分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分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4《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二)党纪面前一律平等;(三)实事求是;(四)民主集中制;(五)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党的纪律处分工作的基本遵循。在执行纪律时,必须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党员有超越党纪的特权。对违纪党员,既要严肃处理,又要教育挽救,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重新回到党的队伍中来,体现了党的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方针。从重和从轻处分的情形从重处分情形强迫、唆使他人违纪的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纪所得的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隐匿、销毁、伪造、变造证据的组织、策划、实施集体违纪的其他应当从重处分的情形从轻处分情形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或者法律追究的问题,经查证属实的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主动上交违纪所得的有其他立功表现或者认真检讨态度好、积极改正错误的《条例》明确了从重处分和从轻处分的具体情形,体现了党的纪律处分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这些规定既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又有利于鼓励违纪党员主动认错、积极改错,同时对于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违纪行为给予更严厉的处分。纪律处分的程序受理举报受理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行为的检举和控告初步核实了解情况,收集证据,初步判断是否需要立案立案审查详细调查取证,查明违纪事实,形成调查报告审理决定提出处理意见,集体讨论决定,作出处分决定《条例》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如果涉及的问题比较重要或复杂,或给党员以开除党籍的处分,应分别不同情况,报有关上级党组织批准。对党的基层组织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上级党组织批准。在纪律处分过程中,要充分听取被审查人的陈述和申辩,保障其合法权益。要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认定违纪事实,正确适用纪律条款,合理确定处分种类和幅度,确保处分决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党员的权利保障处分前的权利保障党组织在作出处分决定前,应当听取被处分党员的陈述和申辩。党员对党组织给予本人处分不服的,有权提出申诉。党组织应当根据申诉的具体情况,及时恰当地作出处理。查核过程中的权利保障调查组要实事求是,查清事实,工作程序要严格规范,防止片面听取证据,不得违反规定向被调查人通报调查内容。严禁采取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申辩权的保障在调查取证、谈话了解情况时,要充分听取被谈话人的意见,认真记录并签字确认。作出处分决定前,应向被处分对象宣读和出示证据,并听取被处分对象的陈述和申辩。申诉权的保障党员对党组织给予本人的处分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党组织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党组织应当在收到申诉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党员权利保障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严肃查处违纪行为与尊重党员民主权利的统一。在纪律审查中要坚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