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C51编程 教学课件 张毅刚 第2章 硬件结构.pdf

发布:2015-11-10约2.31万字共8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AT89S51单片机 硬件结构 1 内容概要  AT89S51片内硬件基本结构、引脚功能、存储器结构、特 殊功能寄存器功能、4个并行I/O口的结构和特点, 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的设计,节电工作模式。 目的:为AT89S51系统的应用设计打下基础。 在原理和结构上,单片机把微机的许多概念、技术与特点都 继承下来。用学习微机的思路来学习单片机。 2 2.1 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组成 片内结构如图2-1所示。把作为控制应用所必需的基本功能部件 都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 有如下功能部件和特性: (1)8位微处理器(CPU); (2)数据存储器(128B RAM); (3)程序存储器(4KB Flash ROM); (4)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口(P0口、P1口、P2口、P3口); (5)1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 (6)2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 3 图2-1 AT89S51单片机片内结构 4 (7)1个看门狗定时器; (8)中断系统具有5个中断源、5个中断向量; (9)特殊功能寄存器(SFR)26个; (10)低功耗模式有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且具有掉电模式 下的中断恢复模式; (11)3个程序加密锁定位; 与AT89C51比,AT89S51更突出的优点: (1)增加在线可编程功能ISP (In System Program),字 节和页编程,现场程序调试和修改更加方便灵活; (2)数据指针增加到两个,方便了对片外RAM的访问过程; (3)增加了看门狗定时器,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5 (4)增加断电标志; (5)增加掉电状态下的中断恢复模式; 片内的各功能部件通过片内单一总线连接而成(见图2-1) ,基本结构依旧是CPU 加上外围芯片的传统微机结构。 CPU对各种功能部件的控制是采用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Special Function Register)的集中控制方式。 介绍图2-1中片内各功能部件。 (1)CPU(微处理器) 8位的CPU,与通用CPU基本相同,包括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 大部分,还有面向控制的位处理功能。 6 (2)数据存储器(RAM) 片内为128B (52子系列为256B),片外最多可扩64KB。 (3)程序存储器(Flash ROM) 片内集成有4KB的Flash存储器(AT89S52 则为8KB;AT89C55 片内20KB),如片内容量不够,片外可外扩至64KB。 (4)中断系统 具有6个中断源,2级中断优先权。 (5)定时器/计数器 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2子系列有3个),4种工作方式。 7 (6)1个看门狗定时器WDT 当CPU由于干扰使程序陷入死循环或跑飞时,WDT可使程序恢复 正常运行。 (7)串行口 1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4种工作方式。可进行串行通信,扩 展并行I/O口,还可与多个单片机构成多机系统。 (8) P0 、口P1口、P2口和P3口 4个8位并行I/O口。 (9)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26个,对片内各功能部件管理、控制和监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