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上册 教学课件 刘凤翰 第3章第2次课(第2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理论
3.2.1 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
第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特征除了与钢筋和混
三
章
凝土的强度有关外,主要由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
率的大小确定。受弯构件的配筋率用纵向受拉钢
第
二
筋的截面面积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的比值来表示,
次 即 A
s
ρ
bh
0
由于配筋率的不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将产
生不同的破坏情况,以梁为例,根据其正截面的
第 破坏特征可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少筋梁。
三
章
1、适筋梁
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合适的梁称为适筋梁。
第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多次的观察和试验表明,适
二
次
筋梁从施加荷载到破坏,随着荷载的施加及混凝
土塑性变形的发展,其正截面上的应力和应变发
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3-6所示)。
第
三
章
第
二
次
图3-6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工作的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 (弹性工作阶段):从加荷开始到梁
受拉区出现裂缝以前为第Ⅰ阶段。此时,荷载在
第 梁上部产生的压力由截面中和轴以上的混凝土承
三 担,荷载在梁下部产生的拉力由布置在梁下部的
章
纵向受拉钢筋和中和轴以下的混凝上共同承担。
第 当构件开始承受荷载时弯矩很小,这时混凝上压
二
次
应力的拉应力都很小,应力与应变几乎成直线关
系,混凝土应力分布图形接近三角形,此时相当
于材料的弹性工作阶段,如图3-6a 。
当弯矩增大时,受拉区的混凝上将首先开始表现
出明显的塑性特征,应变较应力增长速度快,故
第 受拉应力和应变不再是直线关系而呈曲线形。当
三 弯矩增加到开裂弯矩时,受拉区边缘纤维应变恰
章
好到达混凝上受弯时极限拉应变,梁处于将裂未
第 裂的极限状态 。此即Ⅰ阶段末,以Ⅰa表示,如
二
次
图3-6b ,此时的应力应变状态,作为受弯构件
抗裂度的计算依据。
第Ⅱ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当弯矩再增加
时,受拉区混凝土的拉应变超过其极限拉应变,
第 于是受拉区出现裂缝。在裂缝截面处,由于混凝
三 土开裂,受拉区的拉力主要由钢筋承受 。随着弯
章
距的增加,受拉钢筋的拉应力迅速增加,梁的挠
第 度、裂缝宽度也随之增大,截面中和轴上移,截
二
次
面受压区高度减小,受压区混凝土塑性性质将表
现得越来越明显,受压区应力图形呈曲线变化。
第
当弯矩继续增加使得受拉钢筋应力达到屈服点,
三 此时截面所能承担的弯距称为屈服弯距,相应称
章 此时为第Ⅱ阶段末,以Ⅱa表示。第Ⅱ阶段相当
第
于梁使用时的应力状态,Ⅱa可作为受弯构件使
二 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开展计算时的依据。
次
第Ⅲ阶段(破坏阶段):当弯矩继续增加时,
由于受拉钢筋的应力巳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
第 凝土的应力也随之增大,梁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
三 进入第Ⅲ阶段,即破坏阶段,这时受拉钢筋的应
章
力保持屈服强度不变,钢筋的应变迅速增大 。受
第 压区混凝土高度缩小,混凝土压应力迅速增大,
二
次
受压区混凝土的塑性特征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