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_精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适用于排痰无力者,禁用:病理性骨折史、咯血及低血压、肺水肿。 内科与儿科护理学教研室 病人的护理 一、常见症状、体征 1、咳嗽与咳痰(cough and expectoration) 2、呼吸困难(dyspnea) 3、咯血(hemoptysis) 4、胸痛(chest pain) * 1、咳嗽与咳痰 咳嗽(cough):呼吸道粘膜受剌激引起的防御动作,借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防御异物吸入。 咳痰(expectoration):借助支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分泌物从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 1、咳嗽与咳痰 病因 : ①呼吸道疾病: ②异物、灰尘、刺激性气体、过冷或过热空气等理化因素吸入或剌激: ③胸膜疾病: ④心血管疾病 : 肺水肿、肺淤血等 ⑤其他 : * 1、咳嗽与咳痰 咳嗽的观察: (1)性质:干性咳嗽、湿性咳嗽 (2)节律:单发性、发作性、周期性 (3)出现时间:晨咳加剧、夜间咳嗽 (4)音色:嘶哑、金属调 (5)伴发症状:发热、胸痛、咯血、呕吐 * 2、肺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dyspnea):病人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活动用力,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 肺源性呼吸困难: * 2、肺源性呼吸困难 临床上分三种类型 : ①吸气性:吸气时呼吸困难显著,重者出现 “ 三凹征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②呼气性: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哮鸣音. ③混合性 * 3、咯血(hemoptysis) 1)定义:喉以下呼吸道和器官出血经口咳出。 2)原因: 3)分型:痰中带血、少量咯血 (100 ml /d) 、中等量咯血(100-500ml/d) 、 大量咯血(500ml/d 或300-500ml/次) * 3、咯血 4)大咯血引起窒息的表现: 先兆症状:咽痒、喉部作响、胸部发 热、听 诊水泡音。 窒息的表现:突然烦躁不安、神志不清,面色明显 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呼吸急促、咽 喉部明显的痰鸣音。 措施:及时机械吸痰,做好抢救准备,如气管切开 物品,积极配合抢救。 * 3、咯血 5)鉴别:口腔、鼻、咽部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心血管、全身疾病所致; 与呕血鉴别:病因、出血前症状、出血方式、出血的血色、血中混有物、酸碱反应、黑便、出血后痰的性状。 * 4、胸痛(chest pain) 胸痛原因: 胸痛的起病情况、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和伴随症状: * 二、 常见的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道痉挛、呼吸面积减少 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炎症、痰液粘 稠,以及疲乏等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日常活动时供氧不足、 疲乏有关。 * 三、相应的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 2、症状、体征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3、用药护理: 4、呼吸肌功能锻炼: 腹式呼吸、缩唇呼吸; 5、心理护理: 6、健康教育: * 三、相应的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 1)环境:室温(18~200C)、湿度(50%~60%) 空气新鲜、洁净;空气新鲜、洁净。 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水多于1500ml(?); 3)活动与休息: 4)吸氧: 5)监测: * 三、护理措施 2、心理护理: 3、用药护理:正确使用、不良反应; 4、症状体征的护理: 1)咳嗽: * 三、护理措施 2)咳痰:促进有效排痰: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吸入、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机械吸痰; A、湿化和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防止窒息 避免湿化过度:10-20分钟为宜 控制湿化温度:35-37℃ 防止感染 观察各种吸入药物的副作用 * 三、护理措施 B、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① 适应证与禁忌证: ② 叩击部位:肺野,避开乳房、心脏及骨突处,从下向上,从外向内。 * 三、护理措施 ③呼气期叩击及震荡 ④ 操作力度、时间和病情观察 叩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 叩击及震荡时间:5-15分/次,餐后2h至餐前30分。 ⑤ 病人的体位:侧卧位,病变部位宜抬高。 * 三、护理措施 C、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 体位:抬高患肺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有利于潴留的分泌物随重力作用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 * 三、护理措施 引流时间和观察: 1-3次/天,15-20分/次,餐前进行。 观察病人反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