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破坏三电设施团伙作案的特点及治理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课题 对盗窃“三电”设施案件的回顾与分析
姓 名 李 栋 教育层次 专 科
学 号1061001462707 省级电大 陕西电大
专 业 法 学 分 校 宝鸡分校
指导教师 教 学 点 凤翔工作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单位 实践活动时间 实践课题 凤翔县城关派出所 3月3日至4月3日 对盗窃“三电”设施案件的回顾与分析 指 导 教 师 情 况 姓名 工作单位 学历 专业 专业技术职务 社会实践报告(由学生填写):
(可另附页)
本文利用电大法学专科阶段所学的法律知识,对近年来发生的盗窃“三电”设施案件进行了特点和成因分析,提出了遏制团伙作案,有效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对策和建议,希望有助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三电”设施,维护一方平安。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评语 实践情况 出勤情况 实践态度 实践能力 实践效果 实
践
单
位
意
见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实践单位(章):加盖实习(调查)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教
学
点
初
审
意
见
审核人(签章):
年 月 日 分
校
复
审
意
见
复审人(签章):
年 月 日
陕
西
电
大
验
收
意
见
验收人(签章):
年 月 日
对盗窃“三电”设施案件的回顾与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电大法学专科阶段所学的法律知识,对近年来发生的盗窃“三电”设施案件进行了特点和成因分析,提出了遏制团伙作案,有效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对策和建议,希望有助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三电”设施,维护一方平安。
关键词:案件 回顾 分析
2009年,我省公安机关通过“打团伙、抓现行、破积”,共破获盗窃破坏“三电”设施472起,其中打掉犯罪团伙3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6人,特别是成功侦破了“5.01”跨省特大系列盗窃破坏“三电”设施集团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通过对盗窃破坏“三电”设施团伙作案进行分析,其显著特点是人多势众,气焰嚣张,肆无忌惮,近乎疯狂,往往借助现代化交通工具,活动范围大,机动性强,下手狠,案值高,对“三电”设施危害极大。
按照法学专科段实践要求,我对此类案件进行了回顾,结合所学知识,有一下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从团伙作案的具体特点分析
一是组织形式集团化。团伙成员大多为同乡,也有兄弟、叔侄、舅甥、夫妻等家族式关系,盘根错节,还有社会闲散人员,他们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极易纠集在一起。内部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作案程序化。白天踩点、睡觉,夜间作案,既不易被发现,也便于脱身。二是作案工具现代化。高压线、电缆、变压器等体积大,不易搬动,作案地点偏僻、空旷且交通便利,犯罪分子常用机动三轮车、面包车甚至越野车来往现场和进行销赃。所盗物资及时转运,形成了“盗、运、销”一条龙渠道。三是跨区跨省作案机动化。破坏电力通信设备的犯罪团伙,大多按照“居住地—作案地—销赃地”三个环节实施作案,且每一环节相距较远,给公安机关带来取证难、侦查难、追赃难、追逃难等问题。犯罪嫌疑人采取跨区甚至跨省流窜作案的方法躲避打击,有时一晚上行程四五百公里,一般在天黑后出发,凌晨1时至3时盗窃,天亮后进行销赃,疯狂作案。四是作案手段专业化。不仅备有剪线钳、脚扣、剥皮钳等专用工具,有的还配备了专门的通信电缆剥皮机等设备。涉案人员大多为惯犯,具有一定作案经验和手段。有相当一部分涉案人员为曾经从业或正在从业的设施安装、维护人员,个别甚至为涉电企业正式职工。今年3月5日,靖边县公安局成功摧毁了以王建斌为首的移动通信架线工队工人盗窃破坏通信设施团伙,抓获团伙成员7人,破获电缆线被盗割案件12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由于该犯罪团伙成员都是架线工,比较专业,每次作案又事先踩点,分工明确,所以多次逃过公安机关的追捕、打击。
二、从案件成因分析
首先是有利可图。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的电缆、变压器、电瓶、空调、钢材等价值高,用途广,变现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