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复播油葵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DBXX/XXXXX—XXXX
冬小麦复播油葵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复播油葵栽培技术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冬小麦复播油葵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4407.2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851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2914黄淮冬麦区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NY/T3263.3主要农作物蜜蜂授粉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第3部分:油料作物(油菜、向日葵)
3产地环境
3.1冬小麦
年均气温10℃以上,≥10℃有效积温2500℃以上,无霜期180d~210d。环境质量符合NY/T851规定。
3.2油葵
生育期≥10℃有效积温1900℃,且三年以上未种植向日葵。
4播前准备
4.1整地施肥
4.1.1冬小麦
将前茬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每3年深耕或深松1次,深耕25cm~30cm,深松30cm以上。播前旋耕13cm~15cm每667m2施氮(N)10kg~12kg,磷(P2O5)4kg~6kg,钾(K2O)3kg~5kg,耙耱镇压。
2
DBXX/XXXXX—XXXX
4.1.2油葵
冬小麦收获后及时采用旋耕机一次性完成灭茬和秸秆翻压还田,翻耕深度15cm~20cm,每667m2施氮(N)5kg~7kg,磷(P2O5)2kg~3kg,钾(K2O)3kg~5kg。
4.2底墒水
4.2.1冬小麦
播前浇底墒水,每667m2浇水40m3~50m3,水质符合GB5084的要求。
4.2.2油葵
在小麦收获前10d~15d或收获后,及时浇底墒水,水质符合GB5084规定。
4.3品种选择
4.3.1冬小麦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包衣种子符合GB/T15671规定。
4.3.2油葵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7.2规定。包衣种子符合GB/T15671规定。
5播种
5.1播期
5.1.1冬小麦
9月中下旬~10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16℃~18℃播种。
5.1.2油葵
冬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
5.2播量
5.2.1冬小麦
每667m2播量8kg~12.5kg。
5.2.2油葵
每667m2播量0.4kg~0.5kg。
5.3播种方法
5.3.1冬小麦
3
DBXX/XXXXX—XXXX
采用机械窄幅条播,行距14cm~20cm,播幅3cm~5cm;或采用机械宽幅条播,行距22cm~27cm,播幅7cm~10cm;播深3cm~5cm。
5.3.2油葵
采用机械化宽窄行穴播,宽行距80cm,窄行距40cm;或等行距60cm,株距25cm~30cm,播深3cm~4cm。
6田间管理
6.1冬小麦
6.1.1除草
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选用适宜的除草剂进行茎叶喷施。返青期至起身期,及时除草,除草剂应符合GB/T8321.10的规定。
6.1.2水肥管理
a)日平均气温降至0℃~3℃时浇越冬水,每667m2灌水量40m3。
b)返青期每667m2浇水40m3~50m3。
c)在拔节期每667m2浇水40m3~50m3,每667m2追施氮素6kg~8kg。d)抽穗期到乳熟期每667m2浇水40m3~50m3。
6.2油葵
6.2.1间苗定苗
第2对真叶完全展开时进行间苗定苗,每穴留苗1株。
6.2.2中耕追肥
间苗时和初蕾期应进行中耕除草,并在初蕾期每667m2追施尿素10kg。
6.2.3浇水
花期每667m2浇水30m3~40m3,水质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