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检验(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3.docx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检验(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3
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
(1.)下列选项中在DIC诊断中最为敏感的指标是
A.血小板计数
B.血浆纤维蛋白原含(江南博哥)量测定
C.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D.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E.血清FDP测定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DIC时FDP显著高于正常值,一般大于40μg/L。本试验被认为是DIC诊断中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2.)血吸虫感染的方式是
A.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
B.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蜊蛄
C.皮肤接触疫水
D.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
E.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血吸虫尾蚴是感染期,尾蚴可以在水中过短暂的自由生活,尾蚴通过皮肤侵入人体。
(3.)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主要防治原则是
A.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
B.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
C.不生食和半生食蛇、蛙肉
D.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蜊蛄
E.不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可预防感染旋毛虫病;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可预防感染肝吸虫病;不生食和半生食蛇、蛙肉可预防感染曼氏迭宫绦虫病;不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可预防感染姜片虫病。
(4.)茭白、菱角和荸荠可传播的寄生虫病是
A.卫氏并殖吸虫
B.布氏姜片吸虫
C.华支睾吸虫
D.蛔虫
E.旋毛虫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布氏姜片吸虫囊蚴在茭白、菱角和荸荠表面发育成熟,生食或吃不洁的这些水生植物可能感染姜片虫病。
(5.)人体感染血吸虫后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
A.消除性免疫
B.伴随免疫
C.带虫免疫
D.免疫缺陷
E.缺少有效的获得性免疫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伴随免疫和带虫免疫属于非消除免疫类型,人体感染血吸虫后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伴随免疫;疟原虫感染宿主后可以引发带虫免疫。
(6.)猪带绦虫对人体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A.小钩、吸盘的刺激破坏
B.吸取大量营养
C.毒性作用
D.孕妊节片的脱落
E.囊尾蚴寄生组织所造成的损害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囊尾蚴寄生组织所造成的损害,主要表现对脑、眼睛和全身组织脏器的压迫和超敏反应:
(7.)诊断棘球蚴病需慎重使用的一项诊断检查方法是
A.询问病史
B.X线检查
C.免疫学检查
D.诊断性穿刺
E.CT及同位素扫描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因为这种诊断性穿刺,如果使用不慎,易造成棘球蚴囊液外溢而导致严重的超敏反应和继发性感染。
(8.)人既可以作为终宿主,又可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是
A.曼氏迭宫绦虫
B.牛带绦虫
C.肝片形吸虫
D.卫氏并殖吸虫
E.肝吸虫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人体后,既可以感染裂头蚴病,亦可以感染曼氏迭宫绦虫病。
(9.)下列疾病中,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是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红白血病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含有丰富的类凝血活酶物质,消耗凝血因子,易引起DIC。
(10.)下列不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点的是
A.脾大
B.血清尿酸增高
C.白血病裂孔现象
D.Ph染色体存在
E.NAP降低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急性白血病由于出现成熟停滞,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而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不出现此现象。
(11.)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POX
B.PAS
C.NAP
D.ACP
E.SB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类白血病反应NAP明显增高,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NAP明显降低,甚至为零c
(12.)下列疾病最可能表现为脾大的是
A.支气管哮喘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过敏性紫癜
E.慢性病性贫血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约有95%的患者表现脾大,甚至为巨脾。
(1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霍奇金病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霍奇金病的特点。
(14.)关于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的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A.粒细胞生成或成熟障碍
B.粒细胞消耗过多
C.粒细胞释放障碍
D.粒细胞分布异常
E.粒细胞异常增生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粒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是粒细胞生成或成熟障碍.粒细胞消耗过多,粒细胞分布异常.粒细胞释放障碍.而粒细胞异常增生则可能引起白血病。
(15.)ELISA技术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硝酸纤维素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