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能带结构和中红外发光特性的开题报告.docx
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能带结构和中红外发光特性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半导体异质结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半导体晶体组成的结构,其能带结构和电子输运性质与单一的半导体晶体不同。异质结作为一种基础的半导体器件结构,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激光器、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其中,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具有较大的能隙和很好的中红外区发光特性。
近年来,人们对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包括异质结的生长、物理性质、电子结构、光学性质等方面。特别是在中红外发光方面,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例如,GaSb/InAsSb异质结体系具有在3~5μm波段发光的能力,可应用于红外探测器和激光器领域;CdTe/CdSe异质结发光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长的寿命,可用于NextGenerationInfrared(NGIR)传感器。
因此,进一步研究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和中红外发光特性,对于推进这一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改进和设计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研究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和中红外发光特性,并通过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体系进行理论研究,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其能带结构和电子输运性质进行探究。
2.基于理论分析,设计并制备GaSb/InAsSb、CdTe/CdSe等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
3.通过光致发光、电子顺磁共振、X光衍射等实验手段,对异质结的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
4.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中红外发光特性,研究其光致发光机制,以及制备高光效的发光器件。
三、研究方法:
1.第一性原理计算: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输运性质。
2.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采用CVD技术在基底上生长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
3.光学测试:使用光致发光、荧光光谱、TRPL等测试方法对异质结的发光特性进行研究。
4.结构表征:采用电子顺磁共振、X光衍射等方法对异质结的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
四、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
本课题旨在深入探究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和中红外发光特性,进一步发展该领域的理论、制备和应用。研究目标包括:
1.系统地研究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输运性质。
2.制备高质量的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样品,并利用实验手段对异质结的物理性质进行深入研究。
3.深入探究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中红外发光机制,并设计高光效的发光器件。
预期成果包括:
1.从理论上揭示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输运性质。
2.成功制备高质量的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样品,并对其电学、光学和结构性质进行全面表征。
3.深入探究Ⅳ--Ⅵ族半导体异质结的中红外发光机制,并设计制备高光效的发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