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郑州市棉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依据 1、??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2、《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目的 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评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传染病发现能力、感染控制能力与疾病监测能力; 内容 组织制度建设 传染病疫情登记与管理 感染性疾病科与肠道门诊建设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一、组织制度建设 (一)传染病管理组织 正式文件证明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院领导、保健科负责人及具体专业工作人员三方面组成; 人员调整时,应及时换发文件。 成立传染病诊断专家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诊断专家组、SARS及禽流感防治专家组、手足口病诊断专家组等 (二)传染病管理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所有岗位制度必须在相应的岗位上显示,如预检分诊、肠道门诊、感染性疾病科、保健科等。省里要求挂在墙上)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传染病登记制度:门诊日志、出入院、化验室、放射科登记等 报告制度: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诊断与报告等 定期自查与奖惩制度(自查结果通报)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及对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进行传染病报告培训, 院内传染病领导小组定期例会制度(开展工作的记录) 二、机构建设 (一)防保科 1、成立专兼职科室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应成立具有独立职能的防保科,并由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的报告与管理。 乡镇医院需有有防保组:由主管院长及专职人员组成,负责传染病的报告与管理。 2、完善制度 岗位上有本科室工作规范(或制度),至少包括: ⑴节假日值班制度 ⑵疫情及直报保密制度 ⑶院内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流程(详细、真实) ⑷直报设备: 电脑、专用疫情电话 ⑸传染病登记本 ⑹应有定期检查记录(包括本院自查和上级检查)和处理结果 ⑺纸质资料保存情况:传染病登记本、卡片及相关资料保存3年 ⑻电子文档定时备份(按月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卡导出后,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 制度要切合本院实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记录要客观真实、数据准确详实 报告质量考核: (1)传染病病例报告质量: 见表3 (2)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与报告及时性: 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4个时间:①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簿上的病例诊断时间;②医生填写报告卡片的时间;③防保科将卡片录入网络直报系统的时间;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终审时间。分别计算每一环节所需的时间和每一环节的及时率。 (二)感染性疾病科(肠道门诊)建设 1、目的 隔离诊治传染病,防治交叉感染 控制疫情蔓延 2、要求 二级(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常年应诊),负责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救治。 科室各功能分区齐全,流程合理。 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乡级医院要设立肠道门诊,负责肠道传染病的诊断与救治。每年5-10份应诊。 疫情发生时,满足疫情需要 要求四有一落实:专用诊室、专用治疗室和药房、专用观察室、专用厕所。 应配备有防蝇设备、盛放呕吐物的容器及专用的诊断、检查、采样、抢救、消毒、杀菌药品和医疗设备。 值班医生应当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周围环境卫生。 专用肠道门诊日志 落实隔离消毒制度 肠道门诊有碱性蛋白胨采样管(冷藏设备) 3、医务人员 有专职医务人员 肠道门诊医生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各种腹泻疾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诊断标准、抢救治疗、疫情报告等有关专业知识; 严格遵守隔离、防护等相关规定。 对病人的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应及时消毒处理,病人离开后要进行终末消毒。 传染病人的登记、报告 登记:凡就诊的腹泻病人一律要填写《肠道门诊专用登记册》 填写时要求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便于查找和统计。 报告: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要按规定上报疫情。 对于霍乱或疑似霍乱病人,要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县疾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