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通信研究现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节选)
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现状介绍
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LED 可见光通信提出的历史不算久远,早在2000
年以前,就有研究人员提出利用LED 发出的光来进行通信的设想,并付诸实验,
[1-6]
实现了一些简单的通信系统 。在这些设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港大学的
Grantham Pang 于1999 年提出的实现方案,他们的实验小组搭建并演示了基于可
[3]
见光LED 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这些设想方案提出时,LED 照明技术还没有
受到重视,对LED 可见光通信的关键技术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其影响力有限。
2000 年,日本Keio 大学M. Nakagawa 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
白光LED 实现室内可见光接入的方案,并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进行建模仿
[8]
真和分析计算,实现了 10Mbps 的室内可见光通信接入方案 ,正是这一成果被
视为可见光通信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开创性研究,之后,可见光通信技术开始受到
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重视。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日本方面
日本方面,在庆应义塾大学(KeioUniversity) 的 M. Nakagawa 研究团队提出
LED 可见光通信的接入方案后,这种技术在日本国内非常受重视。先后有名古
屋大学(Nagoya Univesity)、东京理科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长冈技术
科学大学(Nagaok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日本电信电话(NTT Cooperation) 的
科研团队参与研究。在可见光通信的各类应用方面,日本的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
工作,从局域网高速互连、LED 显示器数据下载、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灯塔到
测量等种类繁多。
2001 年,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利用交通灯进行可见光通信,
[9]
并对系统的调制方式、所需的信噪比以及通信速率等特性 进行了分析。同年,
他们研究了OOK 调制技术和OFDM 技术在室内可见光通信的应用。研究结果表
明:OOK 调制方式在较低速率下(如100Mbps 以下)非常有效,而在高速率情
[10]
况下,选择OFDM 调制方式性能更佳 。之后,他们又进一步提出在道路照明
系统中加入可见光通信功能,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用符合照明要求的
[11]
LED 进行实验获得成功 。2004 年,M. Nakagawa 研究团队对LED 室内可见光
通信系统的可行性进一步分析,对光源进行建模,仿真了在多盏灯照射下室内光
照分布、信道冲激响应,并对有无反射情况下的室内信噪比分布、符号间干扰等
参数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研究了接收端FOV(Field of View)视场角
大小对系统速率的影响,并得到结论:当接收端视场角足够小时,可见光通信的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节选)
[12,13]
速率可以达到 10Gbps 的数量级,可以作为下一代通信系统备选方案 。2005
年,Toshihiko Komine 等人将自适应均衡技术应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还
[14]
引入了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算法来提高系统通信性能 。2007 年,该科研
团队研究了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冲宽度调制)和调整LED 调制深
度两种方法来控制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亮度,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分析了PWM
方法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