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藏象学说1中医基础理论核心.pptx

发布:2022-05-06约6.57千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 藏象学说 毕节市中医院杨天明 2 练武的----拳不离手 ----晨练 唱曲的----曲不离口 ----晨练 写字的----笔不离手 ----间架结构+墨纸 看病的----早临床 多临床 吃进去 吐回来 再出手 学无止境 活到老学到老哦 强化中医意识,树立成为一名中医师的目标,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医师业务水平。要会处理多方面疾病,更要会看专病。 3 一、藏象的概念 藏:居于内 象: 征、形象,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方法:以象测象 藏象:内脏居于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均有征象表现于外。 “居于内,形见于外, 故曰藏象” 肺: 藏于体内→ 脏 象:呼吸、咳嗽、喘 4 藏象学说中医学中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 清· 王清任“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近·秦百未:中医的理论从脏腑出发;临床以脏腑辨证为中心 沈自尹:肾、脾本质的研究。 5 二 、脏(臧)腑(府) 1.五脏 心 肝 脾 肺 肾 心包 ↓ ↓ ↓ ↓ ↓ ↓ 2.六腑 小肠 胆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 3.奇恒之腑: 脑 髓 骨 脉 胆 女子胞 6 (一)内容 脏与脏 脏与腑 腑与腑之间 的相互关系 脏腑与体表 组织器官 之间的 相互关系 五脏六腑 奇恒之腑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 7 (二)生理特点 1.  五脏 形象: 实体器官, 功能: 藏精气而不泻 储藏精气 肝藏血,肾藏精 不能无故外泻   8 2.  六腑:“府”:住宅, 形象:官腔性器官; 功能:传化物 而不藏受盛,传化水谷。 食物入胃→传入小肠→大肠→排出, 食物不 能停留。 脏与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腑,腑虚者可补脏。 如肾只可补,不可泻; 肺实者可泻大肠。 藏 象 隐藏 同脏 藏于体内储藏精气 “藏”是象的内在本质 象 形象、形态; 内脏的解剖形态 征象、现象;内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现象 “象”是藏的 外在反映 藏 10 3.奇恒之腑: (1)形态多属中空脏器,似腑,功能多贮藏精气,似脏 (2)除胆外,均无表里配合关系 (3)除胆外,均无五行配属关系 (4)其生理功能多隶属于五脏;五脏功能的盛衰可直接影响其生理活动 11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的整体观 人体本身和人和自然两方面 2. 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络,把五脏、六腑、形体、诸窍连接成为整体。藏象系统 12 脏象系统简表 系统 肝 春 心 夏 脾 夏 肺 秋 肾 冬 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生化 生 长 化 收 藏 体 筋 脉 肉 皮毛 骨 官窍 目 舌 口 鼻 骨髓 华 爪 面 唇 毛 发 色 青 赤 黄 白 黑 神 魂 神 意 魄 志 情 怒 喜 思 悲忧 恐 藏 血 脉 营 气 精 液 泪 汗 涎 涕 唾 方位 东 南 中 西 北 13 2.以病理反证生理 重功能轻形质 形态结构解剖学粗略; 注重生理功能。 心形态: 心居胸中, 生理功能: 详尽描述。 解剖、生理、病理学紧密结合。 14 3.形 成 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察方法,观察的结果 超越解剖学的范围 解剖、医疗实践: 羊肝-夜盲 观察:思虑 纳差 ;喜 心胸舒畅 悲 呼吸抽泣 15 4.综合概念 泌尿 呼吸 消化 循环 肾 心 脾 肾 肝 脏腑:解剖、生理、病理综合概念。 不能与脏器等同。 16 肝 心 脾 肺 肾 神经精神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免疫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运动系统 内分泌系 代谢系统 遗传发育 血液系统 17 5.与情志密切相关 怒伤肝 喜伤心 悲伤肺 思伤脾 恐伤肾 18 三、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 (一)心与小肠 概说 心系统:小肠、面、脉、舌 主要生理功能:主血,主神志; 19 1.心主血,其华在面 主血: 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营养全身。   强弱影响心脏的搏动和血液的运行 颜面部血管丰富 , 色泽反映出心气的旺盛 20 旺盛:面色红润光泽, 脉搏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心气 不足:苍白无华 脉弱无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