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设计心理学角浅析包装的色彩设计.doc

发布:2017-05-08约5.1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 艺术心理学 (A/B卷) 课程编码: 考试形式: 闭卷 (开/闭卷)考试时间:120-150分钟 适用年级: 一年级 学年学期: 2009-2010年上学期 考生学号: 考生姓名: 陈丽莉 考生专业: 设计艺术学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5 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从设计心理学角度浅析包装的色彩设计 [摘要] 在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利用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设计因素向消费者传达着包装的外观信息,消费者从视觉开始对之产生反应和接纳。包装色彩属于设计色彩,在包装设计中是强有力的表现因素,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它是销售包装的灵魂,又是宣传企业和产品形象的重要手段。 色彩心理是指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 而人们在选择商品时对包装的色彩心理感受实际上是多种信息的综合反应。这种反映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消费者自身的心理; 第二是色彩环境即购物环境;第三是知觉对象即商品的色彩特点。 色彩在包装设计的传达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表象运动、抽象思维和情感活动三者的交织与融合。色彩感受虽然因人而异,但在总体上,有一个反映消费者心理的基本倾向。 [关键词]包装设计、包装色彩、色彩心理 一、设计心理学相关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是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 设计师应该多从设计心理的学的角度考虑如何设计包装。其实人们多对各类商品的包装设计都有一定的潜意识。准确地传达产品信息还要求包装所用的造型、色彩、图案等等不违背人们的习惯,否则致使理解错误。如包装色彩的运用有这样的经验:黄油不用黄色的包装设计而用其他色彩就滞销,咖啡用蓝色包装同样卖不出去,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已经对某些颜色表示的产品内容有了比较固定的理解,这些颜色也可称为商品形象色。商品形象色有的来自商品本身,绿色代表着蔬菜,咖啡色就是取自于咖啡。包装应当很快的能引导消费者快速的识别内装物是哪一类产品,是食品还是日用品。特别对于一些不能随意口服的药品包装设计更需要把握好这个原则。 二、包装色彩与消费者的社会、民族心理 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制度、思想意识、物质财富、生活方式等原因,人们的色彩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标准是不同的。时代的思想潮流,新的文化艺术流派的产生,现代的科学技术成果,甚至自然界某种异常现象和世界上重大的政治事件等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都可能对人们的色彩心理发生一定的作用。 此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以至自然环境和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对色彩也会各有偏爱。例如,在中国红色象征活力和吉祥,绿色寓意生命和和平,黄色代表高贵和尊严,而在西方黄色则视为妒嫉、贪婪和懦弱。 三、包装色彩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消费者心理特点 1、不同性别群体的消费者心理特点 不同性别的人对色彩的喜好也不同,一般男性喜欢冷色调、低明度的色彩,如蓝灰棕、黑色等,表示其庄重;女性比较喜欢暖色调高明度的色彩,例如米黄,淡绿,尤其喜欢红色系列,比如桃红,粉红,淡玫瑰红表示芳香。 2、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者心理特点 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婴儿大约在出生后一个月就对色彩发生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的成熟以及对色彩认识、理解能力的提高,由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产生。有人作过统计:儿童大半喜欢极鲜明的颜色,四至九岁的儿童最爱红色,九岁以上的儿童最爱绿色,黑色普遍不受欢迎。婴儿时期的颜色感觉可以说全是由生理作用引起的,随着年龄渐长,生活联想的作用便掺人进来。青少年时期的消费者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比较喜欢追求时尚和潮流,注重个性突出。青年和中老年时期,由于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的丰富,色彩的喜爱除了来自于生活的联想以外,还有更多的文化因素。 3、不同教育水平群体的消费者心理特点 人的教育程度高,接受的信息较多,一般喜好淡色,偏爱雅致、文静,为的是调节过多的信息量。偏远地区的人们与文化程度偏低的人,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