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和处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和处理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中较常见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勘察、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存在某些失误,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工程出现了构件强度降低、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及使用功能性、建筑外观受到严重损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将导致工程事故,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或造成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对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以预防和加固.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事故、事故分析与加固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近年来,我国的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不可抗力等自然因素和设计或施工等某方面的原因,建筑工程质量仍存在许多问题,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对这些建筑物加以修复和改造,使其继续发挥作用和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中较常见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勘察、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存在某些失误,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工程出现了构件强度降低、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及使用功能性、建筑外观受到严重损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将导致工程事故,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或造成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对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以预防和加固.正确处理工程质量事故,既是搞好工程建设的需要,也是一个称职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要想准确的处理工程质量事故,首先要正确分析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一.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很多,现分别介绍一下:
(一)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即不作可行性研究、又无证设计或越级设计、无图施工、越级承包或违法转包等
(二)地质勘察问题。不认真进行地质勘察,随便估计地基承载力;勘测钻孔间距太大、深度不够、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导致基础设计错误等。
(三)设计计算问题。即结构方案不正确;结构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少算或漏算荷载;内力计算错误;结构构造不合理等
(四)建筑材料、制品质量低劣。即结构材料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化学成分不合格;水泥标号不足,安定性不合格;钢筋强度低、塑性差;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防水、保温、隔热、装饰等材料质量不良等
(五)建筑物使用不当。即没有验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加层或任意改变用途,加大设备荷载;甚至在结构或构件上凿各种孔洞、沟槽;以及没有进行必要地维修清理等。
(六)施工中忽略结构理论。盲目施工,造成不应发生的塌方、移位或裂缝;不能正确区别构件在使用和施工阶段的受力性质;施工工艺不当。即土方开挖、回填没有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组织不合理;砌体工程组砌方法不当而出现通缝;混凝土拆模时间太早,造成裂缝或者局部倒塌等。防水细部不按规程操作。
(七)施工组织管理不正确。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施工规程操作;对现场材料与构件不按规定检查验收;没有健全的各级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技术措施组织不当;土建与其他各专业施工单位配合协调差等。
(八)灾害性事故。即地震、大风、大雪、火灾、爆炸等引起的整体失稳、倒塌事故。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方法很多,按事故性质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倒塌事故:指建筑物整体或局部倒塌。
(二)开裂事故:包括砌体或混凝土结构开裂
(三)错位事故:包括建筑物方向、位置错误;结构构件尺寸、位置偏差过大及预埋件、预留洞等错位偏差超过规定等。
(四)地基工程事故:地基失稳或变形、斜披失稳等。
(五)基础工程事故:包括基础错位、变形过大,强度不足,设备基础振动过大等。
(六)结构或构件承载力不足事故:主要指因承载力不足留下的隐患性事
故。如混凝土结构中漏放或少放钢筋;钢结构中杆件连接达不到设计
要求等。
(七)建筑功能事故:包括房屋漏水、渗水,隔热或隔声功能达不到设计要求,装饰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等。
三.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为:
(一)事故调查内容包括勘察、设计施工、使用及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调查,一般可分为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补充调查。初步调查内容包括工程情况、事故情况、设计资料、其他资料。详细调查包括:设计情况、地基基础情况、结构实际情况、结构上各种作用的调查、施工情况、建筑物变形观测、裂缝观测。补充调查往往需要补做某些试验、检验和测试工作,通常包括对有怀疑的地基进行补充勘测、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