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程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者:李启璘 审核者:高长银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参考学时:40学时
参考书目:1.《液压传动》,章宏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1998年。
2.《液压与气压传动》,章宏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2003年。
3. 朱新才,周秋沙主编.液压气动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4. 李登万编.液压与气压传动.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编.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讲授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传动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与功用;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结构、性能分析及功能;典型液压系统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步骤。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与组成结构,并熟悉液压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关能量损失计算公式与应用。
2. 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与应用及选用,熟练掌握其图形符号。
3. 熟练掌握液压基本回路的结构、性能特点、功用与参数计算。
4. 掌握液压与气压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能独立根据要求分析任一个液压或气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及相应元件在各工况下的工作情况。
5. 初步了解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对典型的液压伺服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有一定的认识。
6.根据相关资料及要求正确设计液压传动系统。
(三)编写原则
1. 本大纲根据高等教育对教学大纲总体要求编写。
2. 本大纲根据国家教委对液压传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航空工业总公司对该专业的有关要求编写。
3. 本大纲严格按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编学制订。
4. 本大纲按液压传动课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进行编写。
(四)建议
本大纲安排液压元件认识、液压基本回路等2个实验。
二、课时计划
章节 内容 总学时 课 时 分 配 备注 讲授 实验 上机 其它 0 绪论 2 2 1 流体力学基础 4 4 2 能源装置及辅件 4 4 3 执行元件 3 3 4 控制元件 5 5 实验一:液压元件拆装实验 2 2 习题课一 1 1 6 基本回路 6 6 实验二:节流调速系统调速原理 2 2 习题课二 1 1 7 系统应用与分析 1 1 8 系统设计与计算 4 4 9 气压传动 5 5 合计 40 36 4 三、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基本特征,优缺点及液压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教学内容:
了解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图形符号及其优缺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特征。
第一章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液压油的特性、熟练掌握液压油的物理性质、会根据要求选用合适的油液。熟练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动力学三个方程,管路压力损失及小孔、缝隙液流公式和基本概念,理解液压冲击与空穴现象成因,了解克服液压冲击与空穴的方法。
教学内容:
1.液压油的物理性质和影响因素。
2.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压力传递原理。
3.基本概念、动力学三个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4.管路内压力损失分析与计算、层流、紊流、雷诺数等概念。
5.小孔流量公式与缝隙液流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压力传递原理及液压系统压力是由外界负载决定的概念。
2.定常流动时流体动力学方程及应用
3.压力损失公式与应用、小孔流量公式及应用。
难点:同重点2、3。
第二章 能源装置及辅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练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类型、主要性能特点、主要参数计算;熟练掌握液压泵职能符号;理解各类辅助装置的作用原理、应用场合、图形符号及功用。
教学内容:
1.熟练掌握液压泵流量、压力、功率、效率等概念。
2.熟练掌握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及有关参数计算。
3.熟悉叶片泵的结构原理、性能、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p-q特液压缸F、计算
2.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转速、转矩的计算
教学内容:
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实例讲解液压系统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基本液压系统的设计
难点:
基本液压系统的设计
第九章 气压传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气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及参数计算方法。气动元件选择知识。气动系统维护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
1.气控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