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教学要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熟悉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产业类型,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北美工业区,欧洲工业带,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日本工业区等; 掌握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掌握工业分布的新条件; 了解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主要是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主要是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的理解和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促使在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 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登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党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从一系列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的. ?生产工具和手段的巨大革新.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思想意识等领域的根本性变化. 具体过程如下: 1、首先出现纺织工业: 飞梭(织布1733年)?珍妮纺纱机(1765年)?水力转动纺纱机和织布机(1769年)?蒸汽机(1769年). 纺织工业迅速崛起,成为英国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经济重心由农业转向工业?第二次浪潮。 思考:英国的纺织业对世界影响? 纺织业 2、钢铁工业 木炭炼铁?焦炭炼铁(成本降低)?鼓风机?泵?反射炉?生铁变成熟铁(韧性增强) ?机器生产和铁路建设?钢铁时代. 布局:近煤炭产地?焦比?进口优质Fe矿石?临海港(上海宝钢). 3、采煤工业:(钢铁工业带动) 煤可代替冶炼中的木炭、蒸汽机用的木材燃料?需求量大增?出口到欧洲?机械和运输工业需求. 4、运输业: 运河建设:大宗货物,运费低廉。 陆路(以马代步、土路)?四轮马列车(硬质路面) 铁路:速度快于船、马车,运费便宜. 汽船:蒸汽机?”帆船时代“迈向” 海洋铁路“时代. 5、机械工业 蒸汽机生产?专门机械制造(纺织机械、采煤机械、冶炼机械、运输机械 ). 6、化学工业 纺织中的漂白与染色?化工. 化学纤维?纺织工业布局近化工厂. 7、食品工业 工业发展?人口发展?食物需求增加? (工作时间长)加工好的食物?罐头食品时代 (保持新鲜和营养成分) 工业生产方式?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保持垄断地位?禁止机械出口?1825年后工业扩散. 何为世界工厂?中国是“世界工厂”吗?? 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扩散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之后是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瑞典 (2)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1860---2000年 世界工业大国地位的变化 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而第二次工业生产革命的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电学、力学、化学、电子学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工程技术中来。 外资流入, “中国制造” 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出? “中国制造”越来越响亮,“中国制造”正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生产者、商家、消费者天天离不开的商品。 就产品的产值而论,中国是世界第四大工业基地,排在美国、日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