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分立元件基本电路电子电工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退出;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3.1.1 电路组成; C1、 C2 同时又起到耦合交流的作用,其电容值应
足够大,以保证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耦合电容上的
交流压降达到可以忽略不计,即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IB,IC,UBE,UCE 直流分量;直流通路;RB;3.1.2 静态分析;;[例3.1.1 ] 在图示放大电路中,已知UCC=12V,RC=3KΩ,
RB=240 kΩ,β=40。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静态图解法;UCE = UCC - RCIC;iC; 当放大器有输入信号(ui 0)时,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都处于变动工作状态,简称
动态。;1.图解法:;第3章;输出回路的动态图解;翻页;小结;N`;O; 图(a)中,没有设置静
态偏置,不能放大。;图(c)中,有静态偏置,有变化的iB和ic, 但因没有RC
,不能把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送到输出端,所以不能放大交流电压信号。
;ic; 由于rce阻值比输出端的负载大很多,通常可视为开路,从而得到简化的微变等效电路; 先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1、电压放大倍数;2、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3、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1. 静态工作点的漂移;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物理过程:;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例3.1.2] 用估算法计算图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例3.1.3 ] 已知 UCC = 20V,RC =5.1kΩ,RL = 5.1kΩ,β = 80 ;rbe = 200 +(1+β)—— = 200 + (1+80)× —— 1.27kΩ;(2)如果无旁路电容CE,求电压放大倍数Au , 输入电 阻ri和输出电阻ro
;由图可得:;3.1.5 频率特性;3.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微变等效图的另一种画法;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输出电阻;翻页;[例3.2.1] 在射极输出器中
已知 UCC = 12V,
RB = 240kΩ,
RE = 3kΩ,
RL = 6kΩ,
RS = 150Ω,
β= 50 。 ;(1)静态工作点;(2)Au、ri 和 r0;[例3.2.2]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分析;电压放大倍数;3.3 共源极放大电路;+UDD;∵ UGS = —————UDD-RSID;3.3.2 动态分析;动态参数计算; 3.4 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门电路;概述; 晶体管的开关作用 ;三种状态的晶体管 ; 门是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元件,门规定了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A;A;A A F; 12V;“与”门符号;3.4.2 二极管或门电路;“或”门符号;3.4.3 ???体管“非”门电路;“非” 门符号;“与非” 门电路;“与非” 门逻辑状态表;[例题3.4.1]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RB1=2.7kΩ,RB2=10KΩ,RC=1K Ω,UCC=5V,-UBB= -5V,晶体管的β=30,饱和时UBES=0.7V,UCES=0V,截止时IC=0;设输入低电平UIL=0,输入高电平UIH=3V。;返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