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艺术表现论艺术与情感(杨宜桦报告).doc

发布:2017-06-10约3.3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藝術概論期中報告 Topic:從藝術表現論藝術與情感 指定閱讀: 〈作為精神哲學的表現論美學〉──克羅期的《美學原理》 國樂系 7920204 楊宜樺 一. 克羅齊的精神哲學:研究精神活動 1. 克羅齊屬於新黑格爾主義 = 主觀唯心主義 = 自由主義 2. 承襲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當作世界本源的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把先於人而存在的絕對精神和“人的主觀心靈”混為一談 = 帶入更多主觀唯心主義的成分 3. 只有精神才是唯一真實的存在,一切經驗和認識的對象都由精神創造 4. 整個世界是藉著精神活動的體現,人的一切認識和行動的對象都是精神產物 Ex:認識不是反映現實,而是由精神”創造”現實的過程 = 精神自我認識的過程 5. 精神活動的四階段 精神活動 類別 認識活動 實踐活動 四階段 直覺 概念 經濟 道德 層次 低 高 正∕反價值 美∕醜 真∕假 利∕害 善∕惡 研究之學科 美學 邏輯學 經濟學 倫理學 哲 學(綜合上述學科) 6. 直覺是最基本活動,為其他精神活動的基礎,只有直覺是獨立的 7. 其美學從“直覺論”出發,把「直覺」和「表現」看作是同一的 表現論美學觀點的延伸: 二. “直覺即表現” 1. 克羅齊把美學稱為“直覺的科學”,其全部美學觀點都建立在“直覺即表現”這個論點上 2. 其美學公式:直覺 = 表現 = 審美 = 藝術 = 美 3. 直覺的特點: (1)直覺是離理智而獨立的低級感覺活動 (2)直覺是心靈賦予物質以形式的活動 直覺賦予本來無形式的物質以形式的一種心靈活動( 心靈綜合作用 把物質納入形式,物質被賦予形式就產生具體形象 ◎所以直覺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而是主觀感受和情感的表現 (3)直覺就是表現 表現的意義:a. 人的內心感覺流露於外在形體上(自然科學的意義) Ex:恐懼時面色灰白、憤怒時咬牙切齒 b. 藝術家借助于物質媒介或手段,將內心裡已形成的思想感受傳達出來(直覺的外射,屬於物理的事實) Ex:文學家藉文字將內容表現出來 ※ c. 心靈賦予印象以形式,使之成為具體意象的活動,這具體意象在心內形成,即為表現(克羅齊所指射的) Ex:心靈綜合作用 三. “藝術即直覺”說 1. 克羅齊說:藝術是幻象或直覺 2. 當人以直覺的方式在心中形成一個具體意象時,也就是成功了一件藝術作品 (人人都有直覺 = 都有藝術活動 = 人是天生的詩人 (少數藝術家的作品能為大多數人所欣賞 爭議:否定藝術家更高的藝術修養和創作才能 3. 從上延伸出對審美或藝術性質的重要看法 (1)審美或藝術都是主觀精神的產物,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 審美是印象、情感藉心靈的活動表現而得到形式 └主觀精神┘(主觀唯心主義 爭議:否定審美或藝術的客觀現實來源 (2)審美或藝術是一種低級的感性認識活動,和理性、理智的認識是無關的 受到義大利美學家維柯的影響:詩人是人類的感覺 哲學家是人類的知性 (呼應精神活動四階段,直覺是獨立的 (藝術和直覺可以離開科學和理性而獨立) 朱光潛轉述:“形象的直覺”,形象是直覺的對象,屬於物;直覺是心知物的活動,屬於我。 質疑:審美或藝術( 單純感性活動?(克羅齊的主張) ( 感性和理性的統一?(歐洲古典美學的基本觀點) 克羅齊把感性與理性加以對立化,作為感性認識的“直覺”被提到獨尊的地位,並把審美或藝術歸類為直覺的活動,抽去審美或藝術中一切的理性內容,否定審美或藝術的思想意義。 (將非理性主義的審美和藝術理論發展到極端,但也是對其性質的嚴重扭曲 ◎雖然克羅齊有時也得承認直覺和藝術中還是有概念、理念的因素,但強調這些已成為“直覺品的單純原素”。 Ex:畫家下筆前的一剎那、作曲家創作的動機 (3)審美或藝術是獨立的、“無目的”活動,它和任何實踐活動都是相對立的 直覺在內心中形成 = 表現 = 藝術 (藝術作品都是“內在的”,不是“外現的” 藝術與經濟的利害無關,也與道德的善惡無關,就不是功利的活動 ◎為藝術而藝術,排斥藝術的社會作用 四、“美即表現”說與“審美快感”說 1.任何精神活動都是價值與反價值兩對立面的統一 Ex:心靈活動自由發展→成功的表現、理解或道德行為──價值 反之,即為反價值 2.印象情感在未經心靈的觀照和綜合作用以前是被動的、自然的。印象、情感經過心靈的觀照和綜合作用才得到形式,形成具體形象,即表現。 表現:成功→美 不成功→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