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迷你打印版讲义之中药鉴定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药师圈 老实鱼头整理
前言 (4)查考地方志
中药鉴定学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中药材 (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认资源的开发利用
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定、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6)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相结合
现考试题型有 A 型题(最佳选择题,即单选题)、B 型题(配伍选择 二、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题)和 X 型题(多选题)三种。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 (1)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中中药鉴定学占 60 分。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伪”,
现对于大部分中药材后附有饮片的性状鉴定,考生不必紧张。 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
饮片的特征与原药材类似,即饮片的表面(上下切面)特征与原药 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
材断面特征一样,周边特征即原药材的表面特征,气味与原药材一 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
致或略有改变,即增加炮制辅料的味道,如姜、醋味等。 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中药。
(2)当前中药材的真伪问题仍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有:①以他种药
材伪充此种药材;②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
间产生混乱;③个别人有意作假,以假充真。④地区习用药材流出
本地区外,造成混乱。⑤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
(3)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有:①品种。②栽培。③产地。④采
收加工。⑤贮藏。⑥运输。⑦非药用部位超标。⑧个别药材经提取
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等。⑨缺乏内在质量控制指标
(4)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的含量。对
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目前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稳定性、安全性
为指标(3 指标)。
中成药的鉴定方法同中药材一样,主要包括性状、显微鉴别和薄层
色谱鉴别、检查和以色谱法和光谱法为主的含量测定。
三、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凡正式批准生产的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及中成药)都要制定质量
标准。
《中药鉴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内容庞杂、规律性差、大 《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是我国法定的药品标准。
量内容需死记硬背的特点。因历年来的考题中曾出现过较细、偏的 中药标准是国家对中药质量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
内容,虽占分很少,但还是建议考生首先要系统浏览教材(即《国 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
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药鉴定学部分》)。在此基础上,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通过本讲座,明确各章节的学习要点及大纲要求掌握的程度,然后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应充分体现 “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还需做相应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做练习题时,对完答案后一 的原则。
定要对着书理解本题的内容,同时在书上划出对应的考点。 《中国药典》从1953 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