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实黄土孔压增长及循环软化特性试验研究-地震工程学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4 卷 第2 期 西 北 地 震 学 报 Vol.24 No.2
2002年6 月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June, 2002
击实黄土孔压增长及循环软化特性试验研究
1, 2 1 1 3
佘跃心 , 刘汉龙, 高玉峰, 王兰民
(1.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8;2.淮阴工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3.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通过室 饱和击实黄土液化试验研究, 探讨了击实黄土孔压增长规律.结果表
明:击实黄土在 一定条件下,受动荷载作用能够发生液化;击实黄土的孔压增长曲线
与原状黄土的孔压增长曲线类似;击实黄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具有典型的循环软化
特征.工程上强夯处理的黄土若处于饱和或近饱和状态,在动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液
化并引起较大的变形.
关键词:击实黄土;孔压模式;循环软化
+
中图分类号:642.13 1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0-0844(2002)02-0123-06
0 概述
1989年塔吉克斯坦5.5 级地震 半干旱地区近乎平坦的地貌条件下, 风成黄土中引起
[1]
了广泛的液化, 造成了一系列灾难性的流滑 .这次地震灾害其工程意义 于拓宽了可液化土
的范围和产生的条件, 引起了世界岩土工程界对干旱地区黄土液化的重视.中国西北覆盖着厚
层黄土,其岩性与粉土较为类似.由于西北地区处于干旱地区,长期以来并没有认识到黄土可
液化特性,有关抗震规范中也没有考虑风成黄土的液化问题.关于黄土能否液化 岩土工程界
仍然存 着不同意见.
曾有一些学者对中国1920 年海原地震时产生于黄土地区的滑坡的成因、机理作过推断,
认为不是“液化”就是“气化”所致[5,7, 8] .王兰民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就黄土可液化特征作了
[2,3]
较为详细地研究,指出:“饱和黄土、击实黄土 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液化的” .黄土液化试验
初步结果表明:黄土包括击实黄土 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液化的, 且其抗液化能力 某种程度上
还较砂土弱.但关于击实黄土孔压增长模式, 国内并没有多少研究, 至于饱和击实黄土的动本
构关系特别是黄土循环软化特性和液化后大变形特征很少有人涉足.
本文尝试通过室内击实黄土的动力液化试验,来揭示黄土的动力液化特性及其循环软化
特征, 并对海原黄土低角度液化滑移进行了反演, 以期引起岩土工程界对黄土液化的重视,并
为工程抗震和震害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收稿日期:2001-09-24
基金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2000506033)
作者简介:佘跃心(1964-), 男(汉族), 江苏淮阴人, 博士研究生.目前主要从事动力学和深基坑支护方面的教学和科研
工作.
1 24 西 北 地 震 学 报 第24 卷
1 试验仪器、试样和试验方案
采用河海大学与日本联合制造的静动扭剪三轴仪进行试验.该系统由主机、电控系统、静
压控制系统和微机系统等组成.微机系统通过电控系统将数字信号转换成轴向激振力;测量系
统则将振动过程的力、位移、孔隙水压力记录下来;试验数据再由微机进行处理.黄土试样为兰
州彭家坪、崔家崖Q 马兰黄土,其物性指标、粒径分布见表1.
3
表 1 试验用的黄土物性指标
粒径分布/%
采样点 含水量/% -3 孔隙比 塑性指数
容重/[kN·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