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植物造景的分析.doc

发布:2017-03-03约2.5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植物造景的分析   摘 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植物造景,如疏林、草地、密林、园路、周边环境、园中园等绿地总体特征、季相特色、空间配置,剖析其存在的问题,供今后改进参考。   关键词: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植物造景;分析   植物造景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是赣县新建的综合性公园之一,公园内植物景观布置手法以原生态和自然式栽植为主,在植物群落的营造和种植造景方面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在运用植物营造特色、绿色空间方面有其成功之处。现就公园的绿化配置,结合四季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进行分析,可供城市园林建设借鉴。   1 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植物现状分析   1.1 植物种类丰富   在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中,观赏植物主要有榕树、樟树、毛竹、樱花、广玉兰、桂花、木槿花、山茶、杜鹃、月季、菊花、紫薇等,共有20个科,30个属,38个种的植物。   1.2 植物配植形式多样   植物配植以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沁人的芳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配植方式主要有:一是孤植树,选取树形优美、色彩鲜明、体形高大、寿命长的榕树,栽在开阔的广场草坪和贡江的河边;二是树群,由几十株或更多树木组合种植,以展示树木群体美的形式,如樱花园、桂花园、毛竹园等;三是花境,以树丛做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如杜鹃、菊花等。   1.3 植物与环境相融   公园以贡江水为主线,贡江边留有很多高大威武的百年榕树,尤如钢铁般战士日夜守卫着贡江河堤。而园路曲线流畅,两侧植物种植自然多变,形成景观,如公园主入口两侧布置亮丽的花境,引人入胜。沿着河道走在蜿蜒小径上,沿路的植物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林下曲折通幽的步道显得格外灵活,茂盛的枝叶下,斑驳的光点落在小径和草地上,形成清凉惬意的图画。   2 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植物造景的总体特点   2.1 主题明确,因地布置   突出在贡江河边原有较多百年古树――榕树的基础上,打造十里樱花带为主题。充分考虑当地条件,根据植物的自身个性,利用自然构成的地形、水系及在原生原有植物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改造与完善,形成了自己的新特色。   2.2 借山借水,以人为本   依托古老的贡江水源远流长,以融入客家文化和世界风水大师杨救贫为主线,建成了客家博物院、将军堂、进士堂、状元园、文昌阁等,配上河边原有较多百年榕树,将人、文、物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新特色。   2.3 布置自然,讲究意境   植物配植根据其形、名、色、量等,在布置中蕴涵了传统人文思想,使得游人回味无穷。布置自然,突出个性,在保留原有高大古老榕树的基础上,主栽植物为十里长廊的樱花,同时配有桂花园、山茶园、毛竹园等园中园,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人群游玩。   2.4 疏密有致,层次丰富   高层有榕树,中层有樱花、桂花、山茶花,低层有杜鹃、菊花等植物搭配。林冠自然式、林象线的曲折流畅处理,既有密不透风,又有宽可行马的配植手法,虚实相生、高低错落有序的层次感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3 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植物景观的季相特点   植物景观中季相讲究的是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配植,公园内达到了四季有景,三季有花。春天有樱花、杜鹃、茶花等,夏日有广玉兰、紫薇等,秋季有桂花、菊花等相搭配。公园内树种配置是以常绿树种为主,冬天的公园给人以郁郁葱葱的感觉。常绿树种中以榕树为主,贯穿于园内主要节点之间,林相密实,绿意盎然;与榕树比较相近的树种如茶花、茶梅,与其形成了一种变换组合的关系。   4 赣南客家名人(樱花)公园内植物配置空间分析   公园内充分利用植物并结合地形来分隔和组织空间。在全园尺度上,用不同疏密、高低、厚薄、形状和尺度的空间种植植物,构成了一系列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空间,形成了公园的骨架与主体。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利用植物空间的尺度、朝向、各种植物的色彩及种植位置经过精心策划,既造景又提供了人性化观景的条件。公园大草坪开敞,满足游人活动和眺望的需求,故以乔木分隔空间时要注意开阔的要求,大草坪中的榕树和樱花成为草坪主要的特色。园路两旁,根据路面宽度与周围环境,选种一些月季、菊花等,使原来比较单调、空旷的园路,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叶形等搭配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花径或花境,使之与周围景物协调地衔接起来。植物园百草园内小径两旁,浓荫蔽天,选用耐荫的毛竹镶边,终年保持油绿可爱。   5 赣南客家名人公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植物大小有时相差过大 景物间比例有些失调   由于是新建的综合性公园,因新栽樱花较小而原有百年乔木榕树树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