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提高采收率综述..doc

发布:2017-01-12约8.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提高采收率文献综述》 姓名 张恒昌 学号 油气田开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经济、 合理地提高地下油气的采出程度, 即提高石油采收率。 纵观原油生产的全过程, 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提高采收率的过程。 在原油生产的第一阶段(一次采油 ), 原油是利用天然能量来开采的, 其最终采收率一般只能达到 15% 左右。 当天然能量衰竭时, 通过注水向油层提供补充能量, 即开始了开采的第二阶段 (二次采油 )。它的采收率远比能量衰竭法高, 最终采收率通常为 30%~ 40% 。当该油田的水油比接近作业的经济极限时, 即产出油的价值与水处理及其注入费用相差太小, 而使纯收益减少时, 则进入了三次采油的阶段, 这个阶段被称为 “提高原油采收率” (或 “强化开采” “Enhanced OilRecov ery”, 即 EO R)。 由于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方法采出的原油总量一般小于原始地质储量的 40%, 地下还有至少60%的储量等待开采, 因而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研制, 目前备受国内外重视[1,2]。 从长远来看,只要这个世界需要石油,人们必将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提高采收率上。实际上,与勘探新油田不同,提高采收率问题自油田发现到开采结束,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开发全过程。可以说,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采永恒的主题。 1. 国内外提高采收率国外发展情况①美国 美国的提高采收率研究于二十世纪初起步,但初期发展较慢。直至1973年,由于阿拉伯石油禁运,美国将提高原油采收率作为其能源政策的一部分,并对提高采收率项目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使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1986年,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应用达到高峰,全年共实施512个项目。1986年后,随着油价急剧下跌,提高采收率项目持续减少;而EOR产量在1992年调查时居最高,达760907桶/天,以后略有下降,近几年又稍有回升。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每两年一次的提高原油采收率调查结果,美国2006年热采产油量占EOR产量的46.46%,注气(轻烃、二氧化碳和氮气)约占53.53%。EOR项目共有153项,包括热采55项、气驱97项,化学驱项目数量已降至0项。近年来,由于美国发现了十分丰富的天然CO2气源,带动了CO2混相驱项目的实施,使此技术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在高油价下修好了三条输送CO2的管道,可以把CO2从产地直接输送到用地得克萨斯州,使一些较小的项目也有利可图,从而促进了CO2驱的快速发展。 ②加拿大 已探明原油储量居世界第二的加拿大,仅艾尔伯塔省就拥有1750亿桶的沥青储量,这也促进加拿大热采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其拥有国际一流的稠油开采技术,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SAGD)、溶剂泄油(VAPEX)、火烧油藏(In-situ Combustion)、foamy oil等。应用数量最多的是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项目,大都应用于油砂开采中。此外Encana公司的Weyburn CO2混相驱是加拿大主要的CO2驱项目,该项目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联合实施项目。Talisman能源公司拥有在Turner Valley油田的氮气EOR项目,计划投资1.5亿美元进行3年的先导性试验,以证明用注氮气开采15%地质储量的可能性。 ③前苏联 前苏联的多数油田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仍处于注水有效期,因此在80年代以前,其三次采油的方法研究进展较慢。60年代,EOR的试验工作才开始开展,70年代有了较大发展,进人80年代,前苏联对EOR的研究工作极为重视。进人90年代的1991高速发展。前苏联曾在122个油田的237个区块上实施过EOR方法,主要为热力采油、化学驱和气驱。实施热采的主要地区是哈萨克。累计产油量到1992年已达4080万吨。其中近一半是靠蒸汽驱采出的(2030万吨)。注热水产油1690万吨,火烧油层产油360万吨。实施化学驱的地区主要是鞑靼斯坦、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到1992年已累计产原油3920万吨,其中主要是靠聚合物驱采出的。也做过一些活性剂驱的矿场试验,但由于设备陈旧、管理不善、活性剂成本高,大多数试验的经济效益不好。 (2)国发展情况.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分类 3.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①高含水油藏改善水驱技术 高含水油田储层以中、高渗透为主体,所占储量规模最大。随着开发程度的越来越高,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高含水、地面设施老化和套管损坏等问题日益严重,给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带来了严峻的技术与经济挑战,开发调整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 层系划分越来越细,井网越来越密 美国、俄罗斯大油田开发经验表明,油田开发是一个逐渐完善和强化的过程,重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