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主题课件模板.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奉 献 爱 心
汇报人:
志愿者效劳
志愿者
志愿者精神
志愿者是能够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效劳、奉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
志愿者
是什么?
志愿者是不受私人利益驱使、不受法律或政府强制,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
公司志愿者
效劳志愿者
社区志愿者
家庭志愿者
受薪志愿者
志愿者
的类型
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
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
公益性
志愿者三大特性
社会使命
人生体验
精神追求
知识学习
志愿者六大动机
心理完善
价值表达
志愿者动机调查
90%以上的志愿者希望能够“奉献爱心、专业所长、业余时间〞,“能够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
70%的人希望“学习新知识〞,“获得工作快乐和个人成长〞,“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范围〞;
30%的人是因其他原因,如 “闲得无事,想散散心〞, “想赚钱谋生〞,“想寻找就业时机〞等等。
50%的人想“了解社会〞,“做些有兴趣的事情〞,“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增加人际交往能力〞;
志愿效劳的含义是指任何人自愿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开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效劳。
志愿效劳
含义?
1
2
3
5
4
志愿效劳五大要素
公益性
自愿性
组织性
非报酬性
付出劳动时间
志愿效劳
的特点
公众性
公益性
自愿性
志愿效劳或是出于社会利益、或是出于爱心,它是基于利他主义的、自发的、不受任何人强迫的,且不以谋取报酬为目的自愿性行为。
尽管有些志愿活动搀杂着某些义务性的或利益性的因素和压力,但是志愿活动的本质是志愿性的而非强制性的。
志愿效劳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有两种形式:正式的参与和非正式的参与,正式的参与是有组织的参与,非正式的参与是指自发的、不计报酬的为社会或他人效劳。
对组织的奉献
有助于改善效劳质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助于培养组织的团队精神;有助于组织节约本钱〔如雅典奥运会节省亿美元〕。
志愿效劳
的价值
对个人的奉献
提供不同的学习和锻炼时机,有效地开展自己的潜能,培养实践的才能;可以开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友谊和丰富生活经验。
讲求
实效
志愿效劳的原那么
自愿
参加
量力
而行
尊重:视效劳对象和我们具
有同等的价值。
投入:必须将个人内在
专注的动力散发出来。
同理心:一种平等的
作为与心情,即「人我同等、感同身受」
尊重、投入与同理心
志愿效劳
的技巧
尊重、投入与同理心
正确的效劳方法
用心:效劳过程中,必须运用智慧,
从小处着手,细心体会效劳对象需求
与感受。
量力:好的效劳是要让对方感到舒适,
让自己感觉如意自在。
因此,了解自己的能力与限制,
是最根本的要求。
国外
志愿效劳
在美国,75%的美国人向慈善事业捐献,每4个美国公民中就有3个是慈善事业的定期捐助者;
在英国,约半数的英国人参与了志愿效劳活动,志愿效劳参与者每周平均奉献4小时,10月25日是英国的“志愿日〞;
在法国,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法国男性必须履行国民志愿役,志愿者约占总人口的19%;
在德国,在1954年形成著名的志愿者行动“为别人效劳一年〞,大约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每月花费15小时从事志愿效劳工作;
在韩国,目前有近1600个志愿效劳组织,有志愿者约万名,汉城奥运会后,志愿效劳活动在韩国掀起高潮。
国际著名志愿者
组织与节日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开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
志愿者
自我实现
尊重需求
平安需求
社交需求
生理需求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志愿者
促成志愿精神的主要因素如下:
作为对有效的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回应;
希望给这个能够允许人们满足自身需求的组织以某种回报;
出于社会或者政治目标的使命感;
有强烈的效劳意识;
对自身和志愿精神抱有积极态度;
希望获得成功和变得对社会有用;
希望变得杰出——成为一位能够改变局面的领导。
——摘戈伦比威斯基:?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与应用?
来源
志愿者
本质
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效劳,
团结共同的理想是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安南
白方礼
白方礼,生于1913年农历五月十三,故于2005年9月23日,享年92岁。籍贯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2005年9月23日,93岁的白方礼老人安详地离开。 蹬三轮近60年,35万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白方礼的话
想想那些缺钱的孩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