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2T406-2014 航天南瓜制种技术规程.docx
B31
DB1302
唐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2/T406-2014
航天南瓜制种技术规程
2014-11-25发布 2014-12-25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2/T406-2014
DB1302/T406-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唐山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遵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春艳、李聪晓、李娜、董峰海、廖志民、于海娜、吴占文。
航天南瓜制种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南瓜常规种制种的产地环境、原种制种、生产种制种、生产管理、采种技术、种子晾晒等。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南瓜常规种子制种技术,其他南瓜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DB1302/T377 航天南瓜操作技术规程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要求。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及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轻粘土,制种田与其他南瓜需隔离1000m以上,或者用网纱覆盖隔离。
原种制种
品种选择
原种生产采用经航天诱变技术选育出的南瓜新品种,如航天红皮南瓜、航天小南瓜B、航天特大南瓜。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为4月中下旬,外界温度稳定在10℃~15℃时进行播种,采用地爬式栽培,行距2m,株距55cm~60cm,播前7d~10d地膜覆盖提升地温。
单株选择
株选
在原始群体不少于300株的苗圃中,根据叶片颜色、叶脉特征、进行苗期选择,选择与所选品种特征完全相符的单株。其他与本品种苗特征不符的幼苗拔除。
自交授粉
选择主蔓第2~3朵雌花,在开花前一天,将花蕾用夹子夹住花冠,同时也将为开的雄花花蕾夹住,第二天清晨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将雌花冠剪短,然后取同一株上的雄花,除去花瓣,将雄蕊上的花粉均匀地涂抹到柱头上,授粉完毕后,雌花花冠仍要夹住,并在花柄处挂塑料牌标记。大果型品
种每株留瓜一个,小果型品种可以留瓜3~4个。
复选
初选入选单株上的瓜发育到商品成熟时进行复选,拔除商品瓜性状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单株,以及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植株。
决选
复选入选单株上的瓜发育到生理成熟时进行决选,拔除表皮颜色、花纹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单株及病虫害致死单株。单瓜采收留种。混杂严重时,可进行2-3代单株选择。
株系选择
株系种植
将单株选择出的单瓜每一单瓜分小区单独种植,进行株系选择,株系群体不少于30株。
隔离
不同株系可种植在同一个种植区内,株系间可以采用网纱隔离或夹花隔离。
授粉
采用株系内混合授粉,方法同4.3.2。
系选
在商品瓜成熟时进行,淘汰与本品种特征特性差异显著的株系以及有杂株出现的株系,将入选株系的种瓜采收后混合保存,作为下年原种圃用种。
混系繁殖
隔离
原种生产田采用采用网纱隔离,或自然隔离不少于2000m。
授粉
在隔离区内采用人工混合授粉或昆虫辅助授粉。
去杂去劣
在苗期、花期、商品瓜成熟期和种瓜采收前分次严格淘汰杂株、劣株和病株。
生产种制种
隔离
田间自然隔离不小于1000m。
播种
露地直播
种植时间
同4.2。
种植方法
采取宽行种植方式,即70cm大垄,1:1种植,中耕或出苗后将未种植行破垄、加宽、加高,即成50cm株距,140cm行距,14000株/hm2。
播种方法
采用“两踩一压”方法,即顺垄刨一个长20cm、深15cm的坑,用脚踩实,随即把种子和肥料放在坑的两边,上面覆4cm~5cm厚的土,再踩实,然后填压。
施肥方法
整地施底肥施腐熟圈肥500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肥30kg。经堆沤后拌匀,加尿素15kg~20kg进行沟施,并与土壤充分混匀,后深翻做畦。
温床育苗
育苗时间
露地定之前30d~35d育苗播种。
种子处理
把种子放在50℃~55℃水中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时浸泡6h~8h,用纱布覆盖保湿,置于25℃~30℃温度下催芽,2d~3d后至芽长0.5cm即可播种。
苗床准备
苗床长10m,宽1.5m~2.0m,深40cm~50cm,苗床内铺20cm厚发酵好的马粪。
播种
选用8cm×8cm的营养钵,播前装7cm高的营养土,平整好用开水浇透,播种后再盖0.5cm~1cm的药土,用塑料薄膜盖严保温。
药土配制:每立方米营养土加25g代森锰锌拌匀。
苗床管理
出苗前保持床内高温,白天温度为30℃左右,夜间不低于15℃,幼苗出土后床内温度降至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