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神话-比较文学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PDF

发布:2017-11-01约1.74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神 话 2 0 1 3 6 神 话 ●黄 悦 摘 要: 神话是人类文化延绵不断的线索,在不 同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不 同学科 的塑造下,它呈现 出不 同的意义和指 向。在 当代 民族观念的主导下,神话已经成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核心。神话至少以三种方式对当下的生活产 生联 系:1.神话所积淀下来的意象和原型是构成个体心理 以及集体无意识的重要 源头;2.表现为特定符号 体 系的神话成为一个民族 自我认 同、划定边界的 内在依据 ;3.神话 以一种超文体的方式联通了人类的历史 与现 实,并创造 出延绵不绝的当代神话 。在文化遗产学的视域 中关注神话,既要 关注神话 的心理基础和文 化根 源,也应注意到其历时性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同的族群、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对其流变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民俗 学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1003-2568(2013)06-0025-06 B932 A 作 者: 黄悦,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 邮编:100083 人类对自身文明的追溯几乎都上溯到神话,无 续到后现代艺术家手里。至此传统被拼接变形,幻 论是美索不达米亚泥版上刻下的文字还是古埃及壁 化,用来表达全新的艺术观念。 画上神秘的往世来生,抑或是《山海经》中至今难以 在当代文化中,神话被视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 索解的怪异形象,都指向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那 分,成为沟通传统与当下、精英与民间、个体与群体、 些讲述世界创造、人类起源和万物秩序的故事以各 理性与感性、普遍与特殊的重要情感依据和文化纽 种形式流传下来,以其蕴含的哲理、激情、美感成就 带,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核。当神话重新被 了人类的梦幻,也催生出丰富灿烂的艺术成果。人类 凸显于文化遗产的聚光灯下,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神 对神话的研究和探讨几乎和神话的历史一样悠久, 话是否就仅仅是远古的故事?它在当下如何延续?对 但认识和态度却从未统一,神话学的诸多流派和观 于当下社会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都是在当代 点正是在偏差中切磋碰撞而产生的。 文化遗产学视野中重新认识神话的关键所在。 神话英文为myth,德语形式mythe,mythus,理性当道以来,神话往往被视为逻辑的对立面, mythos或法语mythe,其共同的词源来源与美于希腊文、善、终极的理想和伦理价值问题相关,而与日 ~ μuθο ,其本意是故事。就其在古希腊语境中所体现 常的世俗规则无涉。事实上,密索斯最初并没有与代 ② 出的意义而言,并不存在绝对的神圣性或虚构性,也 表理性的logos截然对立。 早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家 没有和真实的对立。这些意义是在后来的流传、阐释 们就将密索斯作为智慧的源头和思考的起点。柏拉 和辩论中被逐渐赋予的。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 图虽然驱逐神话诗人荷马,但他自己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