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概论4.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说文解字》导读 第四章 《说文解字》部首字选读 《说文解字》部首字选读 《说文》的540个部首,是学习《说文》必须首先掌握的钥匙。由部首而读《说文》,可收到举纲挈领,事半功倍之效。这里选注的是《说文》前两卷的部首字,供初涉《说文》者入门之用。 卷 一 一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 成 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古文一。 於悉切。 【注 释】 ①一:指天地未分之前混沌的状态。 ②造:始。见《广雅·释诂》。 ③古文:战国时东方诸国的文字。 按:一的本义是数之始,原始人积画记数,如一、二、三,都积画而成。许慎在此不是解释字,而在说明本书立一为首的哲学依据。 卷 一 上 ⊥ 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之 属皆从⊥。 ,篆文⊥。时掌切。 【注 释】 ①《说文》以篆文为正字,个别字以古文、籀文为字头,是变例。段玉裁指出,“⊥”实为篆文,古文上应作“二”。 按:“上”字甲文作 ,金文作 ,以长线或曲线为基线,上边一短横表示上的位置。 卷 一 示 示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 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示,神事也。凡示之属 皆从示。 ,古文 示。神至切。 【注 释】 ①见:现的古字。 ②二:古文上字。 ③三垂:指“示”下边的三笔。 按:甲文作 、 、 ,象祖先的神主。 卷 一 三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 从 三。 ,古文三,从弋。稣甘切。 按:甲文作 ,金文作 ,都是积画成数。许慎在“一”下曰“道立于一”,在“二”下曰“地之数也”,在“三”下曰“天地人之道也”,均不是在说字,而是在论道。《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许氏在“王”字下解释“三”说:“三者,天地人也。” 卷 一 王 王 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 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 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 “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 ,古 文王。雨方切。 【注 释】 ①董说见《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②孔子说未详出处。 按:甲文作 ,金文作 ,象刀刃向下的斧形,以主杀伐的斧钺之形象征王权。 卷 一 玉 玉 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 也; sāi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尃fū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 而折,勇之方也;锐廉不技,絜之方也。 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 玉。 ,古文玉。鱼欲切。 卷 一 玉 【注 释】 ①石之美: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作“石之美者”。 ②方:比方,体现。 ③理:纹理。 ④尃:分布,传布。 ⑤锐廉:锐利有棱角。技:段桂朱王均作“忮”。忮(zhì):危害,伤人。 ⑥贯:穿钱的绳子。 按:玉字甲文作 、 ,金文作 ,皆象玉石联缀之形。 卷 一 珏 珏 二玉相合为一珏。凡珏之属皆从 珏。 ,珏或从 。 古岳切。 【注 释】 ①从 qu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声也。” 按:珏字甲文作 ,象两贯玉相并之形。 卷 一 气 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 去既切。 按:气,甲文作 ,金文作 ,皆象云气之形。 卷 一 士 士 事也。数始於一,终於十。从一从十。 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 士。鉏里切。 【注 释】 ①事:《段注》:“士事叠韵,引申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 ②推十合一:《段注》:“学者由博反约,故云推十合一。”“十”表示博,“一”表示约。从众多的事物中归纳出主要的规律、道理。孔子这句话系伪托。 按:士金文作 、 。 卷 一 丨 丨 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 读若退。凡丨之属皆从丨。古本切gǔn。 【注 释】 ①上下通:指字中的直笔可上可下。或说“丨”为棍棒。 ②囟(xìn):《段注》:“囟之言进也。” 卷 二 屮 屮 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 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彻。凡屮之属皆从屮。 尹彤说。丑列切。 【注 释】 ①尹彤:徐锴《系传》:“尹彤,当时说文字者。” 按:甲文作 ,金文作 ,象初生的小草形。 卷二 艸 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