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饮工程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洮县八里铺镇2012年高庙村整村推进项目人饮工程
一、项目编制背景
根据临洮县2012年整村推进项目按排,高庙村规划解决《临洮县东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范围内八里铺镇高庙村3社105户476人的饮水问题。
《临洮县东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已由省水利厅以甘水发[2006]30号文件批复,工程选用马啣山南麓10个沟道基岩裂隙泉水和梁家庄塘坝作为工程水源,通过高位水池、调蓄水池、10条支管、4条干分支管和各类分支管供水至北供水区(水厂以北)农户,利用一条汇水管收集水源多余水量引水至水厂,然后通过1条南供水管、7条支管、25条干分支管和各类分支管供水至南供水区(水厂以南)农户。工程设计日供水量6760m3。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截引工程11处;水厂1座(包括水处理车间、办公用房、生活服务区等附属设施);1000m3蓄水池1座,500m3蓄水池1座,300m3蓄水池2座,200m3蓄水池3座,150m3蓄水池4座, 100m3蓄水池2座,50m3蓄水池5座,30m3蓄水池1座,10m3蓄水池2座;5m3-100m3调(蓄)压池200座,闸阀井889座;埋设管网总长度1303.2km(其中:取水管11条长17.15km,汇水管1条长42.37km ,2851km2, 占定西全市的14.03%,辖18个乡(镇)、有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25个村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53.9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万人。农业人口49.61万人。县内交通便捷,“212”国道、“兰临”高速公路、兰郎等国道线穿境而过,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以县城为中心,主干公路为主体,城乡沟通,县内外相连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工业增加值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农业增加值5.80亿元,比上年增长5.8%;乡镇企业增加值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财政收入11006万元,比上年增长6.82%;农民人均纯收入1899元,比上年净增103元。临洮县区位条件优越,县界与省会兰州市紧密接壤,相距仅100 km。
工程受益于八里铺镇高庙村东坡、西坡和胡家湾3个社105户农村人口476人,种植的农作物以小麦、洋芋为主。人均纯收入2204元。
2.3工程地质
区内系陇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因此黄土地貌占着统治位。该区的地貌可划分为(1)中等切割的浑圆状马啣山中山。 (2)中等刻切的梁峁状黄土丘陵,以梁峁地形为主。(3)冰川地貌:马啣山南麓发育冰蚀地貌。
工程区内所涉及的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地质构造方向为北西向可分为二个构造单元,即:兴隆山、马啣山—内官南山断隆;临夏—临洮槽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烈度为Ⅶ度。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2004)Ⅰ~Ⅲ型供水工程“主要建筑物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相应设防地震烈度为Ⅷ度。
本工程规划实施临洮县东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南4支管延伸段,长3km,地层岩性为马兰黄土(eolQ)、黄土状壤土(dl-PLQ4),黄土层厚5~40m,对各类管线中的建筑物:镇墩、各类井基及小型水池(≤300m3),地基大部分为湿陷性土层,可采用原土翻夯0.5~0.8m后铺设0.3m的3:7灰土或10%水泥土垫层。对各类管网中的镇墩及井基,建议表夯后铺设0.3m3:7灰土或10%水泥土,但其宽度应注意超出基础宽度的20-30%。临时边坡:坡高≥6m时,1:0.7,坡高<6m时,1:0.5;永久边坡:坡高≥ 6m时,1:1,坡高<6m时,1:0.75。
三、实施范围、解决人数及建设内容和工程量
3.1实施范围和解决人数
工程规划解决八里铺镇高庙村东坡、西坡和胡家湾3社105户476人的饮水问题。
3.2工程布置及建设内容
本工程利用临洮县东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受益区高庙村村分布于临洮县东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南4支管,从南4支管末端引水。根据受益村社的分布,计划修建南4支管长3km,埋设村级管网及入户管网14.62km。
建设内容为:铺设南4支管长3km,村级管网及入户管网14.62km。布置井座。布置井座。 ---------------- (4.5-1)
式中Q为管道流量,以m3/s计;dJ为管径,以m计;设计流速(m/s)布置井座m,深2.0m,底板均为夯填1:10水泥土,厚0.3m,井壁均为M10浆砌24机砖,井底设现浇C15砼支墩,顶部为预制砼井盖,井内设三通、闸阀、排水闸阀等管件。
3.镇支墩
在管路沿线拐弯处及闸阀处,均设现浇C15砼镇墩,在管道接口处设现浇C15砼支墩,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