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袋式除尘器的性能测定.doc

发布:2016-04-10约3.5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三 袋式除尘器的性能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气体处理量、压力损失、除尘效率)的实验研究方法; 2、了解过滤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 3、进一步熟练烟尘采样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要求: 1、要求学生给出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分析; 2、要求学生了解实验中所用除尘器的结构型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和粉尘特性。 实验原理和方法 本实验是在除尘器结构型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和粉尘特性一定的前提下,测定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测定处理气体量Q、过滤速度v,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和除尘效率(η)的影响。 1.处理气体量和过滤速度的测定和计算 (1)动压法测定:测定袋式除尘器处理气体量(Q),应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处理气体量。 Q = 1/2 (Q1+Q2) (m3/s) (2—1) 式中Q1,Q2——分别为袋式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m3/s。 除尘器漏风率(δ)按下式计算。 δ= (Q1—Q2)/ Q1×100% (2—2) 一般要求除尘器的漏风率小于±5%。 (2)过滤速度的计算:若袋式除尘器总过滤面积为(F),则其过滤速度(vF)按下式计算。 vF = 60 Q1/ F (m/min) (2—3) 2.压力损失的测定和计算 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由通过清洁滤料的压力损失(△Pf)和通过颗粒层的压力损失(△p的)组成。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为除尘器进、出口管中气流的平均全压之差。当袋式除尘器进、出口管的断面面积相等时,则可采用其进、出口管中气体的平均静压之差计算,即 △P = P s1一P s2(Pa) (2—4) 式中 P s1——袋式除尘器进口管道中气体的平均静压,Pa; P s2——袋式除尘器出口管道中气体的平均静压,Pa。 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与其清灰方式和清灰制度有关。当采用新滤料时,应预先发尘运行一段时间,使新滤料在反复过滤和清灰过程中,残余粉尘基本达到稳定后再开始实验。 考虑到袋式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其压力损失随运行时间产生一定变化。因此压力损失应在除尘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每间隔一定时间,连续测定(一般可考虑测定并记录5次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3.除尘效率的测定和计算 除尘效率采用质量浓度法测定,即用等速采样法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管道中气流平均含尘浓度C1和C2,按下式计算。 η= [1一C2Q2/ (C1Q1)]×100% (2—5) 由于袋式除尘器效率高,除尘器进、出口气体含尘浓度相差较大,为保证测定精度,可在除尘器出口采样中,适当加大采样流量。 4.压力损失、除尘效率与过滤速度关系的分析测定 机械振动清灰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速度一般为1.0一2.0m/min,可在此范围内确定3个值进行实验。过滤速度的调整,可通过改变风机入口阀门开度。当然,应要求在各组实验中,保持除尘器清灰制度固定,除尘器进口气体含尘浓度(C1)基本不变。 为保持实验过程中C1基本不变,可根据发尘量(S)、发尘时间( τ)和进口气体流量(Q1),按下式估算除尘入口含尘浓度(C1)。 C1 = S/(τQ1) (g/m3) (2—6) 实验装置、流程和仪器 1一粉尘分散装置;2一喇叭形均流管; 3一振打电机;4一静压测孔;5一除尘器进口测定断面; 6一袋式除尘器;7一倾斜式微压计; 8一除尘器出口测定断面;9一阀门;10一通风机;11一均匀布气板;12一U形管压差计;13一除尘器进口静压测孔;14一除尘器出口静压测孔。 本实验选用机械振打清灰袋式除尘器。该除尘器两组并联,共8条滤袋,滤袋为Φ160mm×700mm,每个滤袋面积为0.35 m2。实验滤料为涤纶针刺毡覆膜滤袋。本实验系统流程如图2-15-1所示。 通风机10是实验系统的动力装置,本实验选用Y90S-2型离心通风机,转速为2840r/min。 通风机入口前设有阀门9,用来调节除尘器处理气体量和过滤速度。 本实验尚需配备以下仪器。 (1)3011H+型皮托管平行烟尘采样仪2台; (6)托盘天平(分度值为1g)1台; (2)空盒式气压表1个; (7)鼓风干燥箱1台 (3)钢卷尺2个; (8)干燥器2个; (4)U形管压差计1个; (9)超细玻璃纤维无胶滤筒20个; (5)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