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新人教版.ppt

发布:2018-05-16约1.98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点1 民族关系的发展 时代 战 和 少数民族 秦汉 秦:蒙恬北击匈奴 汉:卫青、霍去病 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 匈奴 三国两晋南北朝 -------------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卫温到台湾 匈奴、鲜卑、羌、羯、氐 隋唐 -------------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藏族、维吾尔族 满族、白、彝族 宋元 宋辽、宋夏之战 宋金对峙和郾城大捷 澶渊之盟、宋夏和议、 契丹族、党项族、 女真族、蒙古族、 回族 明清 明朝时蒙古地区的发展、后金的建立、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 以下三个诗句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时期的的民族融合?( )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A.汉朝、唐朝、明朝 B.秦朝、汉朝、唐朝 C.汉朝、唐朝、宋朝 D.汉朝、唐朝、元朝 D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请回答:?“朕和夷狄分别指谁”?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一体现了朕的什么政策? ?“蒙降金城公主”是否发生在朕在位时期?他在位时有何类似事件? ?和同为一家说明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该地区何时纳入我国版图? 唐太宗;周边少数民族 自古帝王都鄙视少数民族,我却一视同仁 开明的民族 不是 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 元朝时 考点2 清朝的民族关系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684年设置台湾府 加强对漠北地区的管辖 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维护国家统一 平定三藩之乱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示意图 清朝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乾隆帝: 册封: 雅克萨之战, 中俄《尼布楚条约》 设置: 平定回部叛乱 设伊犁将军 达赖和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 台湾府 考点3 经济重心的南移 黄河 秦岭---淮河 长江以南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上述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审题:1.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力求准确简洁,不需要展开回答。 2. 反映了……就是联系所学。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62.9% 6624296 37.1% 经济重心的南移 具体表现 标志 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从西汉到北宋,我国的人口户数北方越来越少,南方越来越多,宋代超过了北方;国家财政仰仗东南。 经济重心的南移 具体表现 标志 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逐步开始南移,到南宋是南移完成。 经济重心的南移 具体表现 标志 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3)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江西景德镇瓷窑逐渐成为瓷业中心 交子、会子等纸币与铜钱等并行使用 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B 经济重心的南移 具体表现 标志 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 唐末五代,南方经济持续发展; 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据上表可知(  )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B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62.9% 6624296 37.1% 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手工业进步 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D “苏湖熟,天下足”,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是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